- TF105:大语言模型技术进展及应用
- TF104:软件工程的复杂性
- TF103:降本增效 架构先行
- TF102:攻击面管理
- TF101:全域营销的数据科学
- TF100:大模型时代下数据智能的应用与前景
- TF98:数字化转型先锋论坛-金融行业实践专场
- TF97:大语言模型时代的知识工程
- TF96:知识图谱赋能时空AI
- TF95:元宇宙系列(三):行业智能化,产业元宇宙来助力
- TF94:NLP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 TF93:云原生年度回顾与展望
- TF92:工业机器人柔性控制
- TF91:前端新技术与新实践
- TF90:研发效能度量
- TF89:数智转型 势在必行
- TF87:数据洞察与数据驱动
- TF86:知识图谱赋能智能制造
- TF85:打造公路“头等舱”——智能座舱与交互革命进行时
- TF84质量与效能
- TF83中间件设计:打造互联网架构的基石
- TF82前端与图形学
- TF81工业制造中的数据治理
- TF80云原生安全
- TF77智慧商业,连锁革命
- TF76金融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进展与展望
- TF75云原生架构演进:降本增效背景下的云原生实践
- TF74产业互联网下的数据科学
- TF73边缘计算不边缘——创新焦点之边缘智能设备和应用
- TF72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增长
- TF71 产业变革中的工业互联网安全
- TF70跨模态前沿AI技术及产业应用
- TF69工业制造中的大数据分析和预测
- TF68前端与多媒体
- TF67如何用因果推断和实验驱动用户增长
- TF66大转型,走进农业新时代
- TF65知识图谱开源开放及生态
- TF64量子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 TF63基础架构设计:从架构热点问题到行业变迁
- TF62元宇宙系列(二):数字化底座,万丈高楼平地起
- TF61开发安全与供应链安全
- TF60企业级研发效能提升的实践
- TF59研发效能提升之美
- TF58视觉基础模型研究及应用
- TF57数据安全之流动数据的安全管控
- TF56MBD,开启产品数字化定义新未来
- TF55前端工程体系,告诉你头部企业的新探索
- TF54工程师成长地图与卓越研发组织打造
- TF53预训练时代的大规模知识表示与推理实践
- TF52智慧、融合、安全——智能科技车与路
- TF51畅谈元宇宙的发展与挑战
- TF50工程师文化驱动组织创新
- TF49 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协同案例分享与探讨
- TF48云原生时代架构变迁与前瞻
- TF47AI技术落地过程中的实践问题探讨
- TF46数据科学的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 TF45知识图谱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
- TF44智能驾驶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
- TF43前端的发展与未来
- TF42区块链DeFi技术新机遇与实战
- TF41云上大数据和数据中台建设
- TF40人机共存,传统行业供给侧服务者赋能技术与系统实战
- TF39语言知识前沿研究与工业实践
- TF38无(少)标注数据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 TF37基于场景的机器人环境理解与智能交互
- TF36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与探索
- TF35从数据分析到数据智能
- TF34工业互联网安全前沿与技术热点
- TF33人工智能的下半场—— 知识图谱的新机遇与行业落地
- TF32端到端数据分析系统构建
- TF31智能:前端技术的新挑战
- TF30产业互联网下的数据智能实战解析
- TF29机器视觉技术进展及工业应用
- TF28技术战略转型背后的工程师文化
- TF27零信任网络架构实践 (ZTNA Practice)
- TF26互联网架构中的热点应对
- TF25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 TF24 仿真工业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 TF23AI联邦学习的最新应用落地
- TF22数据驱动
- TF21 认知智能落地中的问题与对策
- TF20 深度学习技术和框架应用
- TF19 未来智能设备的交互技术
- TF18 数据安全与风险防控
- TF17 认知计算产业化落地
- TF16 NewSQL探索与实践
- TF15 Cloud Native 云原生时代的架构
- TF14 联邦学习技术及数据隐私保护
- TF13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内容生产行业的技术变迁
- TF12 语言认知与知识计算
- TF11 容器化和Service Mesh实践
- TF10 AI在智慧媒体领域的应用
- TF09 人机对话的产业应用与技术发展
- TF08 企业数据安全建设实践
- TF07 大数据在新零售中的应用
- TF06 工程师职业发展及组织文化概况
- TF05 区块链技术与工程实践研讨会
- TF04 纵论AI在问答、机器翻译、自动驾驶、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 TF03 大数据系统与应用
- TF02 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联网运维
会议主席
张向东
2006年加入歌尔声学,历任北京歌尔技术副总,歌尔投资总监,歌尔研究院院长等职。2011年到2014年,连续创业,曾任北京格林思通创始人和无锡汉和航空总经理。作为一名在智能技术产品研发和管理的老兵,有超过34年的开发经验和二十多年的带兵打仗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过百项。
特邀讲者
初敏
主题报告一:启发式交互助力企业服务智能化
个人简介:初敏,中科院声学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覆盖语音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和计算等,在相关领域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并取得30多项国内外专利。2000年,初敏博士加入微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科学研究近10年,创建并领导语音合成研究小组,研制出了第一个中英文双语语音合成系统“木兰”,被誉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前五年的10大技术突破之一;2009年入职阿里巴巴,从事各种大数据应用研发。2014年起,担任阿里iDST智能语音交互方向负责人,使Yun OS、支付宝、手机淘宝、钉钉等产品具备语音交互能力;2017年加入思必驰,担任思必驰VP、思必驰北京研发院院长,负责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对话和知识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面向企业智能服务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探索。
何晓冬
主题报告二视频:自然语言理解的突破
主题简介: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给人工智能(AI)带来了深远的推动。而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重大突破在于理解自然语言。在这场报告中,我会先简略回顾深度学习技术对语音,语言,视觉等方面的驱动,然后将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方面的前沿研究,包括如何让AI通过NLP技术理解人类,如理解意图,解析语义,识别情绪,搜索推荐;和如何让AI的结果能被人类理解接受,如文本摘要,内容生成,话题展开,情感对话等。我也会探讨在多模态智能,长文本生成,情感和风格表达,及人机对话这些前沿方向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何晓冬,现任京东AI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深度学习及语音和语言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同时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晓冬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领域。其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及信息检索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其工作包括DSSM(深度结构语义模型/深度语义匹配模型)和图像描述机器人Caption Bot等。在加入京东之前,何晓冬博士就职于美国微软雷德蒙德研究院,担任主任研究员(Principal Researcher)及深度学习技术中心(DLTC)负责人。何晓冬博士于1996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博士学位。
张向东
主题报告三视频:从盲人摸象到曹冲称象
主题简介:2012年后深度学习的技术突破,改变了人工智能技术和ICT产业的版图。AI+X(everything),机器换人的讨论在众多领域甚至大众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乃至恐慌,最终的格局不是AI打败人,而是拥抱和掌握AI工具的人打败排斥和无缘于AI工具的人。很多原来隔行如隔山的AI学科变成在一口锅里搅稀稠,抬头不见低头见,如图像处理/识别/理解和语音/处理识别/理解,仿佛变成了一个行当,但尽管有数学和计算工具的相通性,图像和语音的应用范式天然具有不同属性,图像技术的应用场景琳琅满目,OCR、人脸、各种工业、商业检测,搞定任何一个具体场景就可以形成理想的盈利模式,安身立命;而语音语言的应用本质上是一个大家伙,一头大象,设计一套工具,在语音识别、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合成全系列,这个能听会说的工具全面替代人才是这头大象的全貌,尽管近年有重大进展,但离举起这头大象还任重道远。
个人简介:张向东,本科完成于1992年清华大学电子系通信专业,硕士1995年取得于中科院声学所语音识别专业,师从中国第一位在计算机上进行语音识别研究的俞铁城先生。俞先生从1972年起就在小型机上用汇编语言研发语音识别系统。本人在1997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被破格提升为中科院声学所语音识别研究室副主任,是当时声学所最年轻的青年学术带头人。1999年起成为Intel中国研究院的第四位员工,高级研究员,2006年加入歌尔声学,历任北京歌尔技术副总,歌尔投资总监,歌尔研究院院长等职。2011年到2014年,连续创业,曾任北京格林思通创始人和无锡汉和航空总经理。作为一名在智能技术产品研发和管理的老兵,有超过34年的开发经验和二十多年的带兵打仗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过百项。
吴玺宏
主题报告四:人机对话系统研发中若干问题探究
主题简介:人机对话系统是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应用热点。随着人机对话系统的发展和产业应用逐步深入,任务驱动型的多轮对话系统得到了产业界的更多关注,也对相关研发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本报告首先针对任务驱动型的多轮对话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目前对话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提出质疑,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障碍。最后对北京大学在自然语言深度理解和基于概念表示体系的对话系统研究进展给予介绍。
个人简介:吴玺宏,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言语听觉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机器感知和智能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听觉、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及智能机器人等工作。现为IEEE高级会员,并担任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的编委。
付强
主题报告五:语音前端处理和交互:技术和实践
主题简介:自然语音交互在物联时代会是重要的入口,然而场景的“碎片化”使得终端必须面对各种不利声学因素的挑战。综合运用信号处理、机器学习,以及融合语义信息的成熟前端处理是语音交互“自然化”的保障,成熟完整的端云一体的落地方案更是大规模商业化的动力。
个人简介:付强,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研究员。曾是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的研究员,北京先声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具有近20余年语音信号处理研究和开发经历,在包括IEEE Trans.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制订1项语音国家标准。在包括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国家和省部委的几十项科研课题,其中多项成果在相关部委列装。2006-08年分别与通用、大众等合作,在国内率先进行车载语音交互系统的实际路测,2013年与长虹合作完成国内首颗智能语音SoC,2014年带领团队完成国内首台具有远讲语音交互功能的智能电视。付强博士带领的团队在国际语音分离和识别挑战赛CHiME3、4中均取得过前端信号处理环节的较好成绩。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6年获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先进个人。付强博士创办的先声互联公司2017年获得过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专项资助。
特邀嘉宾
雷欣
出门问问CTO,语音识别专家、前Google Research语音组核心成员。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双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毕业后,雷欣曾先后任职于微软、SRI(前斯坦福研究所)、谷歌研究院等国际知名公司。在语音识别领域发表过近30篇学术论文,拥有9项美国专利。回国前,雷欣在谷歌总部担任Staff Research Scientist。在谷歌研究院任职期间,他领导开发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离线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被广泛评为Android JellyBean版本最好的新功能之一,其相应的论文被评为谷歌研究院2013年最有影响力的论文之一。
陶建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CCF会士、常务理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