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105:大语言模型技术进展及应用
- TF104:软件工程的复杂性
- TF103:降本增效 架构先行
- TF102:攻击面管理
- TF101:全域营销的数据科学
- TF100:大模型时代下数据智能的应用与前景
- TF98:数字化转型先锋论坛-金融行业实践专场
- TF97:大语言模型时代的知识工程
- TF96:知识图谱赋能时空AI
- TF95:元宇宙系列(三):行业智能化,产业元宇宙来助力
- TF94:NLP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 TF93:云原生年度回顾与展望
- TF92:工业机器人柔性控制
- TF91:前端新技术与新实践
- TF90:研发效能度量
- TF89:数智转型 势在必行
- TF87:数据洞察与数据驱动
- TF86:知识图谱赋能智能制造
- TF85:打造公路“头等舱”——智能座舱与交互革命进行时
- TF84质量与效能
- TF83中间件设计:打造互联网架构的基石
- TF82前端与图形学
- TF81工业制造中的数据治理
- TF80云原生安全
- TF77智慧商业,连锁革命
- TF76金融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进展与展望
- TF75云原生架构演进:降本增效背景下的云原生实践
- TF74产业互联网下的数据科学
- TF73边缘计算不边缘——创新焦点之边缘智能设备和应用
- TF72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增长
- TF71 产业变革中的工业互联网安全
- TF70跨模态前沿AI技术及产业应用
- TF69工业制造中的大数据分析和预测
- TF68前端与多媒体
- TF67如何用因果推断和实验驱动用户增长
- TF66大转型,走进农业新时代
- TF65知识图谱开源开放及生态
- TF64量子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 TF63基础架构设计:从架构热点问题到行业变迁
- TF62元宇宙系列(二):数字化底座,万丈高楼平地起
- TF61开发安全与供应链安全
- TF60企业级研发效能提升的实践
- TF59研发效能提升之美
- TF58视觉基础模型研究及应用
- TF57数据安全之流动数据的安全管控
- TF56MBD,开启产品数字化定义新未来
- TF55前端工程体系,告诉你头部企业的新探索
- TF54工程师成长地图与卓越研发组织打造
- TF53预训练时代的大规模知识表示与推理实践
- TF52智慧、融合、安全——智能科技车与路
- TF51畅谈元宇宙的发展与挑战
- TF50工程师文化驱动组织创新
- TF49 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协同案例分享与探讨
- TF48云原生时代架构变迁与前瞻
- TF47AI技术落地过程中的实践问题探讨
- TF46数据科学的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 TF45知识图谱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
- TF44智能驾驶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
- TF43前端的发展与未来
- TF42区块链DeFi技术新机遇与实战
- TF41云上大数据和数据中台建设
- TF40人机共存,传统行业供给侧服务者赋能技术与系统实战
- TF39语言知识前沿研究与工业实践
- TF38无(少)标注数据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 TF37基于场景的机器人环境理解与智能交互
- TF36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与探索
- TF35从数据分析到数据智能
- TF34工业互联网安全前沿与技术热点
- TF33人工智能的下半场—— 知识图谱的新机遇与行业落地
- TF32端到端数据分析系统构建
- TF31智能:前端技术的新挑战
- TF30产业互联网下的数据智能实战解析
- TF29机器视觉技术进展及工业应用
- TF28技术战略转型背后的工程师文化
- TF27零信任网络架构实践 (ZTNA Practice)
- TF26互联网架构中的热点应对
- TF25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 TF24 仿真工业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 TF23AI联邦学习的最新应用落地
- TF22数据驱动
- TF21 认知智能落地中的问题与对策
- TF20 深度学习技术和框架应用
- TF19 未来智能设备的交互技术
- TF18 数据安全与风险防控
- TF17 认知计算产业化落地
- TF16 NewSQL探索与实践
- TF15 Cloud Native 云原生时代的架构
- TF14 联邦学习技术及数据隐私保护
- TF13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内容生产行业的技术变迁
- TF12 语言认知与知识计算
- TF11 容器化和Service Mesh实践
- TF10 AI在智慧媒体领域的应用
- TF09 人机对话的产业应用与技术发展
- TF08 企业数据安全建设实践
- TF07 大数据在新零售中的应用
- TF06 工程师职业发展及组织文化概况
- TF05 区块链技术与工程实践研讨会
- TF04 纵论AI在问答、机器翻译、自动驾驶、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 TF03 大数据系统与应用
- TF02 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联网运维
会议主席
袁康
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担任CCFTF-SIG智能制造主席。主持设计的产品连续多年获得IF、红点、G-MARK等国际设计大奖,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合肥市“创新领军人才”A类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产品创新设计、智能制造中的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及视觉识别等领域。
特邀讲者
吴挺
主题报告一视频:Simcenter – 预测性工程分析助力智能制造
主题简介:仿真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处理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相关技术和理论的支持交叉和融合下,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成为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在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仿真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围绕预测性工程分析课题展开,探讨如何助力智能制造。
个人简介: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资深顾问,PLM领域20年从业经验,在产品设计,仿真,管理,分析方向多多年的积累。涉足行业包括汽车,军工,机械,电子,快消品等。
刘利刚
主题报告二视频:面向分析的外形设计与优化
主题简介:随着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传统的面向外形的几何设计转向面向物体性能及分析的几何设计与优化。针对物体的物理性能要求,通过仿真计算,我们根据物体的物理及力学特性以及用户对物体操作的需求对物体的几何结构及材料结构进行设计与优化,使得满足给定的几何与物理的属性要求。通过逆向设计与优化,我们可以设计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物体,具有较为广泛的潜在应用。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曾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于2001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曾于微软亚洲研究院、浙江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工作或访问。从事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已在该领域顶级(TOP)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曾获得“微软青年教授”奖(2006)、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一等奖(2010)、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等奖项。曾任国际会议GMP 2017大会共同主席,SPM 2014, SGP 2015, CVM 2016, CAD/Graphics 2017, GMP 2018, SIAM GD 2019的论文共同主席。现任国际学术期刊IEEE TVCG, IEEE CG&A, CGF, CAGD, C&G及The Visual Computer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及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智能图形专委会副主任。研究主页为:http://staff.ustc.edu.cn/~lgliu
郑澎
主题报告三:高性能CAE如何提高前处理效率
主题简介:数值模拟软件是一类重要的仿真设计软件,随着数值模拟向系统化、多时空尺度、多物理过程、强非线性耦合的方向发展,使得高精度、大规模的高性能数值模拟应用软件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而自主研发高性能数值模拟应用软件,面临如何突破应用软件“可用墙”的瓶颈问题,高性能数值模拟前后处理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报告重点介绍高性能数值模拟前处理技术的挑战与相关研究, 包括处理复杂几何数据,生成满足计算要求的网格、无缝对接求解器、支撑快速定制图形化界面等技术。通过高效的前后处理技术的支撑,将快速促进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产品化和高可用。
个人简介:郑澎,于2006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北京)首席专家,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前后处理方向负责人,入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双百人才”工程。担任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应用分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委员,虚拟现实及可视化专委会委员,《计算机仿真》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网格生成算法及工程应用,虚拟现实及仿真技术、高性能数值模拟前处理软件研制。负责或主要参加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建设、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点预研等十多项课题,主持开发了高性能数值模拟前处理引擎SuperMesh,支撑了专用自主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
张旭
主题报告四视频:5G天线仿真关键技术
主题简介: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天线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技术也日趋复杂。进入5G时代,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等成为关键技术,促使天线向着有源化、复杂化的方向演进。天线设计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仿真手段应对复杂设计需求,满足5G时代天线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
HFSS作为天线设计的黄金工具,在业界一直广受推崇。HFSS提供了高效高精度的电磁场算法,独特的有限大阵列求解技术和便捷的场路协同优化技术以及电大场景下的仿真技术,可以快速高效的分析各类复杂天线问题。
个人简介:ANSYS AE部资深高频技术经理,长期从事天线,微波无源器件设计,电磁场仿真软件技术支持以及咨询工作。现任ANSYS中国资深高频技术经理,负责高频行业技术推广和方案开发。
苏周祥
主题报告五视频:借助差异化仿真技术使能SiP设计
主题简介:IC、封装和系统领域的技术进步对EDA 行业构成了巨大挑战。传统的设计方法、甚至基础算法都必须得到修正,以满足 新技术的新需求。 Xpeedic的EDA产品应运而生于这些新的要求,以更好地速度、精度和设计流程服务于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这个主题包括了Xpeedic开发的各种先进的电磁场求解器技术,并介绍了如何满足各种具体应用。例如,IRIS为先进工艺节点的无源 器件精确建模和提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速度;Metis整合了历史上分离的 IC和封装设计流程,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2.5D interposer的SI / PI问题;Hermes采用了最先进的混合EM方法来解决高速数字应用中的封装和电路板SI问题。目前Xpeedic的EDA产品已经服务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各类客户。
个人简介: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应用总监,拥有多年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仿真测试经验和丰富的现场支持经验,主要负责全球的EDA产品技术支持工作,并主导了多款 EDA软件的功能开发。
陈步林
主题报告六视频:产品设计仿真中的痛点及解决思路探讨
主题简介:结构仿真在笔记本电脑等3C行业应用过程中仍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痛点。例如,复杂的显示器总成,如何对其失效进行模拟,如何仿真电池在承受静压和跌落冲击时是否会产生压痕,如何将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等有效结合,从而指导前期设计。针对上述困难点,分享结构仿真在企业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个人简介: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工程师、设计总监,17年PC行业从业经验,主要负责机构部门笔记本产品结构开发与设计,主导结构仿真分析和模型优化,以及模具开发等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