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CCF天津|成功召开首届“智能医学论坛”

阅读量:784 2021-03-16 收藏本文

20213月6日,CCF天津成功举办线上首届“智能医学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诸多知名高校、医院、医药企业的近二百人参加。

CCF天津主席胡清华为论坛致辞。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业学会委员,天津执行委员李国翚和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巨成联合主持论坛。

CCF天津冯志勇教授、李涛教授、程明明教授、王元全教授,韩国全北大学吴雅林教授,燕山大学王金甲教授授等作为高校代表参加论坛。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研究员李婷、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陈康寅、天津市胸科医院高级工程师梁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郑忠青等作为医学领域专家参加论坛。CCF天津主席胡清华为论坛致辞。


第一位特邀嘉宾是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冯志勇,冯教授围绕“健康养老跨界服务关键技术”展开报告,主要阐述了健康养老服务现状和出路、健康养老跨界服务信任和服务质量评价研究,重点讲述了基于大数据新人的征信管理养老信用规范养老服务质量体系。同时冯教授重点讲解了健康养老智能交互服务和多模态数据融合要从生理健康监测、心理慰藉与情感交流、生活照料与紧急救助、智能交互式环境和诈骗防范五个方面着手。

第二位特邀嘉宾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天津市消化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秘书郑忠青,报告题目“人工智能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郑副主任首先介绍了消化道肿瘤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内镜检查中的应用。郑副主任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并有望成为消化病诊治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


第三位特邀嘉宾是韩国全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吴雅林。吴教授围绕“甲状腺肿瘤微创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平台研发”,具体从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课题设置情况、预期成果和效益以及项目标志性进展五个方面进行报告。报告了“甲状腺肿瘤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方案及量化评估体系”、“智能床旁双臂协作机器人系统和医生力反馈控制台研发”、“智能腔内双孔柔性臂与柔顺控制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发”、“基于混合现实的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研发”四项研究内容。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


第四位特邀嘉宾是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网信办(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涛,报告题目“眼底图像智能计算及应用”。李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眼底图像智能计算方向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数据集和在深度神经网络网络模型压缩方面的工作进展,以及团队在行人检测和姿态识别的工作,最后对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的智慧医院进行了展望。


第五位特邀嘉宾是天津市胸科医院高级工程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梁晨。讲座围绕“智慧医疗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本次报告回顾了智慧医疗的发展历史和内涵外延,全面介绍了胸科医院智慧医疗建设情况,最后对5G+应急救护车,智慧护士台中央站等提出了个人想法和思考。


第六位特邀嘉宾是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陈康寅。陈教授围绕“心血管病的全程管理(全心联动)”进行报告。首先介绍了项目目标分为心电数据无纸化、结构化、中心化、提升医疗安全;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区域平台化、区域医联体两方面以及实践效果。重点介绍了团队开发的一款app,分为社区端病例共享、报告查询;中心端远程诊断、历次就诊信息查阅等;患者端建立患者日常档案、日常监测和服务管理常态化等。最后介绍了团队在其他智慧医疗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


第七位特邀嘉宾是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金甲。王教授围绕“磁共振成像重建的可收敛优化算法”主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四种磁共振图像重建领域的研究方法分类。特别介绍了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重建方法以及可收敛性优化算法。


第八位特邀嘉宾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业学会委员李国翚,主要从心电图自动诊断价值和意义、心电图标准化和标准库、心电AI分类技术进行展开讨论分享。


第九位特邀嘉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婷。报告针对临床应用的挑战比如闭锁综合征提出了康复机器人应用落地面临的问题。比如能够让医患易于操作提高依从性、感觉运动传入传出通路、速度要求相对低所见即所得。并且,分享了团队提出的脑机交互+临床康复评估+脑连接图谱、脑机交互+人工智能、脑机交互+近红外脑成像三种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准确率。报告还介绍了项目落地应用的进展情况。


第十位特邀嘉宾是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青程明明。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医疗,介绍了团队与推想科技合作研发基于CT影像的AI系统以及团队基于医学影响技术的肺结核筛查工作。最后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AI防疫五问”的思考。


第十一位特邀嘉宾是天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长青。张老师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多模态机器学习技术建模和解决序列医学图像分析问题,报告对医学图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具体工业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单模态的不足以及可能导致的问题。介绍了团队在幼儿脑发育预测、新冠肺炎诊断、阿尔兹海默症分析上的引入多模态机器学习技术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第十二位特邀嘉宾是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元全。报告介绍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医学图像检测方法。报告讨论了医学图像检测与分割问题和计算机建模方法,重点介绍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脊椎曲率自动定量估计、X光图像脊椎体自动检测方面的应用。


第十三位特邀嘉宾是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郝小可。郝小可老师综合利用基因影像学数据对阿尔兹海默症中不同的基因位点和脑区之间的关联影响建模开展研究。重点介绍了融合阶层结构学习、多模态信息融合、关联正则化、时序约束的具有强解释性、高效的关联分析方法,提出了如何通过学习基因-疾病相关的脑区域和脑网络帮助进行疾病发生机制理解的方法和思路。


第十四位特邀嘉宾是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嫄。王嫄老师介绍了团队研制的AI智能人脸遗传病诊断系统。报告总结了遗传病在全球和我国的发生情况,分析了遗传病误诊漏诊率高的原因,介绍了团队设计的知识数据双驱动的基于面部图像高效诊断遗传病的方法及部署应用情况。


第十五位特邀嘉宾是天津大学联合博士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廖斌。廖博士报告主题为“康复机器人的发展与挑战”。报告介绍了康复机器人的意义、发展现状、主要技术和挑战。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产业技术革命的新浪潮。智能技术为新一轮的医疗健康升级搭载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动能。本次论坛为理工医、产学研、医工企交叉融合搭建平台,各位专家和学者共享智能医学前沿技术,共话智能医学发展大计,对智能医学未来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技术进行了展望,积极为我国智能医学发展建言献策,为加速领域进步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