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CCF苏州举办自然语言与认知智能峰会

阅读量:260 2021-01-07 收藏本文

2020年12月5日CCF苏州举办自然语言与认知智能峰会(线上会议)。本次峰会采用线上方式,是CCF苏州金鸡报晓,从研究到产业系列活动之一,是自然语言方向的一次盛会,来自全球的高校界,科研界,产业界代表在线上对未来趋势展开了深入讨论,对产学研的对接,产业的发展捉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峰会的参会嘉宾包括黄锦辉(香港中文大学);由凯文·奈特、迪·楚兴、华武(百度)、张民(苏州大学),高伟(新加坡管理大学)、王露(美国东北大学)黄银珠(日本京都大学)、博阿兹·什穆埃利(台湾西尼卡学院),库伦伟(台湾新中学学院)、文森特·吴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美国),费霞(美国华盛顿大学)、蒂莫西·鲍德温(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黄俊英(澳门大学)、杜韦基拉(Facebook),佐藤希·塞金(美国纽约大学)、史蒂夫 · 德尼夫( Sdl),刘群(华为诺克方舟实验室香港)、李海洲(新加坡国立大学)、米雷拉·拉帕塔(爱丁堡大学),周明(微软亚洲研究),蒂尔坦卡尔·戈萨尔(印度帕特纳理工学院)、段祥宇(苏州大学),李俊辉(苏州大学),刘阳(清华大学),王中清(苏州大学);杨木云(哈尔滨工业大学);彭南云(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等。

语言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作为AI产业基础的自然语言处理,此次会议聚集了该领域的众多科学工作者,关注涵盖语言分析、信息抽取、机器翻译与自动问答等AI不可或缺的典型技术领域。

梁佩西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B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他的两个研究目标是:(一) 使机器学习更加强大、公平和可解释;(二) 使计算机更容易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他的奖项包括总统早期科学家和工程师职业奖(2019年)、IJCAI计算机与思想奖(2016年)、NSF职业奖(2016年)、斯隆研究奖学金(2015年)和微软研究学院奖学金(2014年)。分享报告《自然语言界面的语义解析》,自然语言有望成为与计算机交互的终极界面,使用户能够毫不费力地利用丰富的数字信息并从中提取见解。如今,Alex、Siri 和 Google 助手等虚拟助手已经瞥见了这个长期的梦想如何成为现实,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本次讨论中,他将讨论基于语义解析构建自然语言接口,将自然语言转换为可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构建语义解析器面临多重挑战:如何在无需费力的注释的情况下获取数据,如何表示句子的含义,也许最重要的是,如何扩大语义解析器的域和功能。最后,他将在从用户互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应对这些挑战的新有希望的范例。


朱松春, 199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在报告《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机器如何获得合理的人类信任》中提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进展为各种应用提供了机器,但是,一些关键的基本表示形式(尤其是神经网络)仍然不透明或黑箱。这重新产生了研究可解释的表示和算法的兴趣,并开发能够向人类用户解释其行为和决策的系统。在本次会谈中,他介绍关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工作。目标是让人类用户了解 AI 系统的工作原理,它何时会成功和失败,原因是什么。因此,人力和机器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各种任务。并提出了一个名为X-ToM的框架:用心理论解释,将解释作为人类和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迭代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机器相互学习的精神表现,建立更好的理解。大家关于人类主题的实验表明,X-ToM在视觉、机器人和游戏几个领域获得了用户的信任和依赖。此 X-ToM 框架的核心是人机通信(非语言或口头)的认知体系结构,它也是一个统一的框架,可以在其中查看所有类型的机器学习的各种通信协议。


本次峰会虽在疫情期,但线上的热度依旧没有少,虽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在学术世界里,方式方法都无法阻挡的学术热情,对于会议中分享的各国专家,各自发表在自然语言中的理解和观点,不少国际论文也获得了优评。本次活动作为CCF苏州聚集特定技术及产业方向的一次活动,是CCF苏州重视专业方向的会员服务的更加聚焦的活动之一。此次活动形成了大批的科研和产业成果,为推动自然语言和认知智能的发展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本地的大批企业的需求高度吻合,服务会员在于服务会员本体的需求,服务于产业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CCF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