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新闻 > CNCC

第四届中日韩(CJK)适老助残技术论坛丨CNCC 技术论坛

阅读量:583 2020-10-20 收藏本文

本论坛将于CNCC期间,10月23日下午13:30-15:30,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3层重庆厅举行。本论坛将邀请这一领域中日韩学术界与产业界顶尖学者,探讨认知时代机器人与健康监护的机遇与挑战。欢迎您的参与!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三大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如能早期发现老人在运动或认知方面的异常,进行及早干预,将能延缓近十年病情发展。个性化健康服务能够利用当前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去感知和分析人的生活行为模式。同时,通过大量部署可穿戴和物联网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老人的生活状态,以非干扰的方式实时获取生理参数,从而形成个人健康历史数据集,为居家养老健康监护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论坛将从需求、政策和技术等层面,讨论认知时代的智能机器人如何为老年人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出行提供更加智能便利的服务


讲者简介


清华大学

孙富春

报告一题目:动态场景下智能体的操作技能学习


报告摘要:人工智能正从深度监督学习主导的场景智能,逐步向深度强化学习主导的行为智能发展。行为智能除强调模拟人脑信息感知处理层面外,更加强调脑体协同,解决智能作业中行为的动态性、交互性与适应性等问题。作为行为智能的核心,智能体的操作技能学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现有的技能学习方法对示教样本的利用率不高,无法达到高效地策略学习,同时操作模仿学习算法对示教偏好特性、操作空间局部性等条件较为敏感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复杂动态环境下智能体的技能学习方法,提出了基于人类偏好的智能体技能学习框架,同时利用现有欠佳示教样本下的引导性,给出了基于示教模仿的强化学习优化方法,提高了高维空间下技能学习的样本利用率和策略学习性能,最后,对智能体技能学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CAAI Fellows,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国际刊物《Cognitive Computation and Systems》主编,国际刊物《IEEE Tra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 Systems》,《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IJCAS)》副主编或领域主编,刊物《Robots and Autonomous Systems》,《中国科学:F辑》和《自动化学报》编委。

北京大学

王启宁 

报告二题目:面向人机融合的穿戴式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控制


报告摘要:穿戴式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报告首先探讨穿戴式机器人在助残适老应用中所涉及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瓶颈问题,以及国际最新研究进展。随后介绍课题组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智能动力下肢假肢、人体运动意图识别、肢体运动康复研究等。


报告人简介:王启宁,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康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智能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在动态行走机理、穿戴式机器人、运动意图识别、肢体神经运动康复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取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8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等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20余项。担任IEEE RAM、IEEE/ASME TMECH、IEEE TMRB等5个国际期刊编委,发起成立IEEE-RAS Technical Committee on Wearable Robotics。是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首届“熊有伦智湖优秀青年学者奖”。

苏州大学

孙立宁

报告三题目: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报告摘要: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需求以及当前相关领域的过内外发展现状,特别针对我国助老助残的实际需求,提出助老适残产业的创新技术与产品以及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报告人简介:孙立宁,博士、教授、博导,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专家、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副主任、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机器人与微纳制造技术主题专家。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微纳米操作机器人与装备、医疗与特种机器人的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20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5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多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

史媛媛

报告四题目:创造老龄化智能生活,AI创新之路怎么走?


报告摘要:中日韩普遍面临老龄化趋势。在未来的10到20年,东亚三国将存在全球最大,最老,最富裕的人口群体。如何运用创新,从中开拓新的需求与市场?如何解决技术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企业的交给企业;高校的交给高校。在人才与学术储备上,企业的需求在哪里?通过简短的提炼和报告,希望与与会者进行分享和讨论。


报告人简介:史媛媛博士,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VP。从事模式识别, 自然语言理解, 计算视觉,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研发管理16年, 主持从前沿研究到先进技术研发,直至产品开发的企业研发工作。史媛媛女士于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加入三星综合技术院。2009年至今,历任多媒体,先行技术等多个部门高级总监职务, 并于2017年升任研发VP。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8月, 现有研发人员800余名, 主要致力于人工智能, 下一代通信, 等高新技术的探索与研发。


论坛主席


研究员

陈益强

个人简介:陈益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务委员,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人机交互与泛在计算领域研究,系统地开展了用户行为智能感知模型与算法以及应用方面地工作,在IEEE TKDE/TMC/Ubicomp等普适计算领域的国际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IJIT国际期刊及IJCAI会议等6个最佳论文奖,申请发明专利85项(授权49项)。成果落地为应用系统,广泛用于医疗、健康、养老以及残疾人信息无障碍等领域,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共七项。兼任南洋理工大学、东京大学等客座教授,多次受邀在国际普适计算旗舰会议Percom等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兼任IEEE TETCI、IEEE ACCESS及IJMLC等普适计算与计算智能领域期刊的编委。兼任IEEE交互与可穿戴技术委员会创始委员、国家数字音视频AVS-W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助理研究员

蒋鑫龙

个人简介:蒋鑫龙,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8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从事可穿戴行为感知与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开展面向认知障碍的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及可解释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研究。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人机交互专委委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相关成果在Ubicomp,ACM CHI等会议和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Soft Computing等期刊发表。荣获CHI2017最佳论文提名,PCC2016最佳论文提名等。

CCF推荐

【精品文章】



CCF颁奖典礼限量门票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