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题 > CCF获奖人故事

CCF和会员一起成长丨彭思龙研究员访谈

阅读量:617 2020-11-04 收藏本文

编者按:2019 CCF颁奖大会于2020年1月11日在北京金隅喜来登酒店举行。CCF奖励委员会授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彭思龙2019年“CCF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对CCF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彭思龙长期服务于CCF,在担任CCF会员与分部工作委员会主任两年期间,会员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期会员数达到了历史新高。他还担任多届CCCF专栏主编和CNCC赞助与展览委员会主席,在传播CCF先进技术和思想的同时,积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CCCF动态栏目编委特别采访了彭思龙。






:彭老师,祝贺您获得2019年“CCF杰出贡献奖”,这是学会对您在CCF会员发展、CCCF专栏、CNCC赞助与展览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认可与感谢。请您谈一下当初是什么吸引您加入CCF,动力是什么?


彭思龙:在加入CCF之前,我几乎不参加学会活动,国内的其他学会更是一个都没有加入。这完全是我个人的特点,不喜欢各种“江湖”,有点特立独行的感觉。前几年,我写了大量的博客、杂文。承蒙CCCF专栏栏目的厚爱,刊登了不少我写的博客文章。从那时候开始,我以作者的身份参加了CCF的几次活动,发现CCF的活动风格并不是我想象的那种灰色的,而是很公开,成员之间也比较平等,并没有严重的等级,自此我对CCF就有了好感。后来,我觉得应该为学会多做点事,出点力,于是就加入了学会。

untitled





:CCF会员数量代表CCF服务会员的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在您担任CCF会员与分部工委主任期间,CCF会员数量持续增长,达到了历史新高。发展会员不但要吸引感兴趣的新人,而且入会要自愿缴纳会费,具有很大的挑战。您是如何成功带领CCF会员部发展会员并协调管理各分部的?


彭思龙:发展会员是学会的核心任务之一,会员的多少和质量也反映了学会的质量。我刚担任CCF会员与分部工委主任的时候,会员不到4万人,虽然每年都有成长,但是绝对数量并不算高。我相信如果一个人愿意加入一个组织,一定是这个组织有让其付费加入的理由。按照CCF秘书长杜子德的说法就是“学会的产品有没有吸引力”。如果CCF的产品足够好,足够多,就会有更多的人成为CCF的会员。从这个基本的出发点思考,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思路。


学生会员是未来普通会员的前奏,更多的学生会员意味着更多的潜在普通会员。因此,大力发展学生会员就是给学会发展更多的潜在普通会员。我们提出了在知名高校成立大量学生分会的措施。一年多时间内,CCF新成立了20余个学生分会,学生会员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我们强化了学生分会活动的指导力度,提高了学生分会的活动质量。


城市会员活动中心(简称分部)是CCF近距离服务会员的基层组织。尽管CCF已经成立了30多个分部,但是总体来看,活动质量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学会服务会员的质量,我们花了很多努力来提升分部的服务品质,主要包括对分部领导层进行定期培训,分部领导层定期当面交流,优秀分部推广经验,落后分部对口支援等措施。实际效果表明,上述措施有效提高了分部活动的质量,甚至产生了较好的品牌效应,会员参与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客观上推动了会员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会员,适应我国移动应用的现状,学会借鉴了主流互联网文化的特点,大力推进移动端的服务能力建设,包括线上资源的建立和共享、线上活动开展、线上社区等。另外,我们对“CCF@U 走进高校”的内容和质量也进行了升级,报告更接地气,吸引了更多的会员。在提高互联网移动端、走进高校服务质量的同时,学会还强化活动对于会员优先甚至优惠的基本政策,某些大型活动对会员的优惠力度很大,对会员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意义。


上述是我的一些经验,取得的效果也不错,会员数不断地提高,目前已经超过了68000人。但是以中国的体量,这点会员数是微不足道的,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目前CCF会员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教师层面,大量的企业计算机从业人员并没有成为学会的会员,这说明学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吸引企业的科技人员。在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的今天,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发展企业会员,其根本在于学会提供的产品是否对企业人士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比如,我们过去组织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纯学术性的,教师自然喜欢参加,但企业人士并不喜欢参加纯学术性的活动,而是希望参加工程背景多一点的活动。在未来,学会要大大增加企业人士希望参加的活动的组织力度。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自然就能够吸引企业界人士。可以预料的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发展,CCF能够尽快实现会员数超10万人的目标,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CNCC是中国计算领域的行业盛会,参会人数已经超过了8000人。作为CNCC多年的赞助与展览委员会主席,您成功拿到了多家知名企业赞助并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发展。您能否分享一下您是如何说服这些企业赞助CNCC的?作为新一届CCF专委工作委员会主任,针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的CCF“企业化”发展目标,各个专委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企业会员参与,如何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交流?


彭思龙:CNCC作为CCF的品牌会议,理应得到很好的回报,但是之前CNCC每年得到的赞助并不理想,甚至还不如某些专委的年度活动。在担任赞助与展览委员会主席之后,我和部分企业进行了交流,得知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诉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经过CNCC组委会的努力,这几年CNCC的活动内容更能反映时代的前沿进展,也增加了很多适合企业参加的活动和论坛。大会论坛内容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促使一部分知名公司将CNCC纳入了常规性的赞助名单,使得CNCC有了一批稳定的赞助来源。另外,与承办地方政府的交流也很重要,承办地方企业的赞助积极性能够提高也得益于此。经过与企业主动交流,既增强了企业对CNCC的理解,也加强了企业赞助的兴趣。最近的三届CNCC赞助金额不断提高,未来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作为新一届的专委工委主任,未来我的主要工作是配合秘书长做好专委工作。专委是学会最大的资源,也是涉及会员最多的机构,30多个专委覆盖了5万多名会员,专委活动的质量高度影响学会的形象。我对未来工作的想法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将逐步落实。希望专委工作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主要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规范,一个是创新。过去专委工作相对靠自觉,有些专委举办的活动很规范,工作也很自觉,但是并不是所有专委的活动都很规范。为了提高专委活动的质量,在规范性上要有较大的改善,比如专委的会议名称需要标准化,财务和活动的过程需要规范化等,会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为了配合会员的服务和发展,专委也需要创新,增加一些新的活动,比如可以增加企业会员喜欢的活动以提高对企业会员的吸引力。






:您既是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研究员,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将研发技术成功落地到产业。作为学者,您创办企业有什么体会?对于高校教师创业,如何平衡好教学、科研和产业的关系,您有哪些建议?在政产学研用资的生态环境中,CCF可以做哪些事情为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彭思龙:我的主要身份还是科研人员,创办公司的初衷仅仅是因为觉得在研究所的体制下不适合做产品。为了更好地把技术做成产品,企业是更好的方式,也是企业的责任。另外,国家项目的经费往往并不能保证技术能够落地,只能做到原型阶段。为了使技术能够完成从理论到原型,到产品,最终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创办企业和引入社会资本就变得必不可少。近十多年来,我参与创办了不少企业,开发了不少产品,总体感觉只要努力,产品总是能做出来的。当然,做出产品和挣大钱还不是一回事,技术研究人员擅长的是技术研发,对于商业运作往往并不在行,需要很多学习和锻炼。科研人员创业成功的概率不会大于其他类型人创业的概率。


办好一个企业需要花很多精力,理论上不存在边做科研、边开公司的可能性。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引入社会管理团队,技术创业者淡化在企业的管理职能,专注于技术的进步,这样或许能够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在于理念的进步。科研人员要更看重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对其他环节的价值理解既不准确,也不充分。我们要充分意识到,管理市场甚至金融的价值是每个科研人员创业过程的必修课,越早毕业,越少走弯路。不要迷恋管理的权利,不要被金融的花哨手法迷惑,坚定地走“硬科技”的路线,才是科研人员创业的主要路线。


在产学研的合作链条中,CCF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CCF拥有最大的从事计算技术的研究人员群体。很多企业想找人合作但不知道找谁,CCF作为“中介”可以提供平台给需要合作的各方。另外,在产学研的过程中,难免有很多新技术需要鉴定和判断,对于很多企业关心的共性技术问题, CCF可以作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者,有意识地组织相关活动进行研讨,促进整个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总之,把各个创新主体拉进CCF,并有效地促进各方的深度合作,是未来CCF大有可为的方向。






:您做研究、创办企业很成功,也非常擅长写作。您在担任CCCF专栏主编期间,不但邀请很多知名学者发表了许多前沿性、思想性的精彩文章,而且自己也在CCCF、博客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了《科研五色石》专著。请您分享一下经验,如何写出有质量、有观点的好文章?如何吸引广大学者在CCCF上发表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如何更好地发展CCCF? 


彭思龙:我当过6年CCCF专栏主编,自己也写了不少文章发表在专栏上,在这方面有些体会。专栏文章主要是一种杂文性质的文章,关键点在于文章要有新的想法和观点。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专栏文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文章拥有一个核心观点:新颖、有一定普遍意义、有震撼力(与常识相悖更好);文章提出一个好问题,并有建议方法;文章解释一种常见现象,能够合情合理;文章给出一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有科学性;文章展示一种科研方法,具有一定普遍性;文章揭示一段独特的历史,有趣味性;文章分析一个技术的创造过程,有启发性;文章科普一个技术,具有思想性,简单易懂;文章总结一种规律,具有很好的可验证性。当然文章具有自己的观点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行动的互相结合。勤于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由于文化习俗的原因,中国的学者一般不喜欢公开谈论自己的观点,比较保守,这在理工科群体中更为明显,因此,专栏文章的稿源一直不太理想。一般情况下,要从各种不同的媒体中发现有潜力的作者,然后与作者交流,鼓励作者写更多的文章。在过去几年,我们用这种方法发掘了不少专栏作家。






:您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师,您讲的课程获得了历届学生们的高度评价,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请您谈一下您的科研之路?您是如何备课,如何把课程讲得生动有趣的?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培养,您有何经验和建议?


彭思龙:我作为教师讲课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一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讲专业课。我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般不做不接地气的科研。我讲课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照本宣科,我希望在课堂上讲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事实上,在整理出版教材的时候,很多知识虽然不适合放在教材里,但是讲课的时候是适合给学生讲的。另外,讲课不要太死板,可以讲点其他相关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我经常在课堂上将《科研五色石》里的观点分享给学生,发现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风格。当然要想讲好课,扎实的基本功、熟练地掌握内容对于老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研究生的培养,我喜欢给学生自由,不喜欢把学生抓得太紧。大多数情况下,给学生一个方向或者一个课题,陪着学生成长就好。学生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所有的成长都是不可替代的,有些弯路似乎也很有必要。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培养风格,没有对错。我这样的培养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学生,只适合那些自学能力强,有自己想法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强烈依赖老师的学生来说可能就很不适应。但是,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来看,独立科研能力就是不能依赖任何人,否则学生即使毕业了,依然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



张 民

CCF理事、高级会员,CCCF动态栏目编委,CCF苏州分部主席。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

minzhang@suda.edu.cn


王 涛

CCF理事、CCCF动态栏目主编。爱奇艺公司资深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区块链。

wtao@qi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