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我与CCF > 全部文章

全部文章

  • 廖勇:分享观点,共同成长——记我做CCCF特邀评刊员的那些事儿

    我与CCCF的结缘,还得从六年前说起。我在2010年有幸加入CCF,从开始的学生会员,然后会员,再到高级会员,至今已有六个年头。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申请成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特邀评刊员, CCCF编辑部很快做出了回复并接受了我的申请,于是从2011年CCCF第4期开始,我对每期通讯中自己觉得精彩、有启发的文章进行评论,至今已累计评刊64期,期间一期未落。

  • 贺利坚:CCF导教班,我的职业续航加油站

    2013年夏天,我满脑子的彷徨。职业生涯已经过了将近20年,教学、科研、管理都做了个遍,业务流程已然完全熟悉。但是仔细想来,所谓熟悉,其实却也全是障碍。在工作中有不少横亘在面前的问题,似乎有空间去做事,但各种纠结,却让自己进退两难。这种熟悉,让自己维持有余,开拓不足,陷入了典型的职业倦怠期。

  • 张玉宏:一场有思想浓度的教学分享会—记2016CCF导教班心得体会

    2016年8月20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的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在风景宜人的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聆听了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课程。这次导教班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场很有思想浓度的教学分享会。之所以说它有“思想浓度”,是因为在这为期一周的教学分享会上,博学的陈教授很密集地给我们传授了很多“形而上”的教学之道,让我们受益匪浅。

  • 陈海波:CCF助力青年学者成长—写在CCF优博十周年之际

    2016年8月20日,我在南京大学参加了第七届CCF优博论坛暨CCF优博十周年庆祝活动,这也是我第五次参加CCF优博论坛了。每次通过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分享、自由讨论等方式,都能让新老“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以下简称CCF优博)获得者们进行深入交流,不仅了解当前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也通过交流对自己的研究与职业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 臧根林:为了千万个卓玛

    卓玛同学是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二年级学生,一个可爱的藏族女孩,在听了我和子德的CCF走进高校讲座后,写下了长长的一篇感言,她文中说“因为没能选择文科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对现在的计算机专业充满着排斥,觉得乏味。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努力过,所以根本谈不上有没有兴趣能不能进步。……这场接地气的讲座,是我来大学最走心的一堂讲座。受益匪浅。想到两位教授会心和蔼的笑容和你们的亲身经历,觉得其实什么都不难了,我也该行动起来了,大学四年,怎么能够白费。”看了卓玛的感言,我很开心,觉得自己在CCF这个平台上所有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

  • 何万青:想象的共同体,CCF的十个瞬间

    我记得09年在英特尔同事王涛的推荐下我加入CCF YOCSEF, 心里想着能“多听一些学术报告”,那时候纯粹是“得”,还没有理解YOCSEF“承担社会责任”的奉献文化。我记得在英特尔high于工作和各种行业会议,偶尔按兴趣参加YOCSEF活动的时候,老主席佳俊推荐我给CCF青年精英大会作职业发展培训,于是我第一次在南京以普通委员的身份给下面的CCF参会者讲课,见识了国内计算机届最生机勃勃的青年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