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计算机

阅读量:2257
系统管理员

  156计算机是我国第一台远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制导计算机,其体积小、重量轻,可在振动、冲击、高温、低温、潮湿、真空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具有99.8%的可靠性。156计算机的研制开创了中国集成电路与计算机发展史上的新纪元,翻开了航天微电子与计算发展的第一页。中国计算机泰斗吴几康,中国半导体著名专家、俄罗斯外籍院士黄敞,中科院院士沈绪榜、沈天慧,著名专家吴锡九、何泽仁、阮鸿义等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为156计算机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56工程中,中国半导体著名专家、俄罗斯外籍院士黄敞负责全面的技术工作。中科院院士沈绪榜时任计算机设计组组长,负责火箭专用计算机的方案、逻辑设计等工作。

  研制过程:1965年3月,国家下达了研制我国远程火箭控制用微型计算任务给中国科学院,其任务代号为156计算机。同年9月1日,由中科院计算所、电子所、物理所、东北物理所、西北计算所、应化所六个研究所的七个研究室的半导体和计算机人员合并成立集成电路及计算机结合的新型研究所即156工程处(1975年,划归为当时的七机部,定名为771所,又名西安微电子研究所)。156计算机在时间短、任务紧、难度大、经验少的情况下进行。1966年9月初,第一台156样机诞生,156计算机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用于火箭控制的薄膜混合组件全量数字计算机。

  156计算机经过科技人员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和大量的试验,克服了模拟试算的困难,完成了总体方案的设计;摸索出了一套半导体工艺流程和规范,攻克了平面管、薄厚膜电阻等制备和器件封装等技术。通过不断改进逻辑和线路设计,制作了磁芯存储器,解决了温度补偿、大小电流在地线上的干扰、磁心板的穿线、磁心体的灌封等技术问题,实现了小型高可靠的输入/输出及散热传导;在集成电路的研制过程,解决了线路设计技术;在组件生产过程中,解决了外延、扩散、隔离、表面保护、组件封装等工艺技术;在印制电路版生产过程中,解决孔金属化技术;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合理布局、选择铝金属,从而解决了潮湿与热环境、振动、冲击、惯性过载等矛盾。

  1966年9月初,第一台156样机在诞生,1971年9月10日,装有156计算机的我国首枚洲际运载火箭飞行成功。156计算机表现优异,使运载火箭的制导控制系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将当时中国集成电路和微计算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拉近。

  1975年11月26日,156计算机成功控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1980年5月18日,全部国产化组件的156计算机精确控制着远程运载火箭飞向太平洋,在预定海域准确降落。

  后续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大量继承、运用了156计算机技术。

  历史意义:156计算机是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全国产的用于火箭控制的薄膜混合组件全量弹载数字计算机,填补了我国箭载嵌入式计算机空白,将运载火箭的制导控制系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拉近了当时中国集成电路和微计算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1975年11月26日,继“156计算机”后,航天771所(原165工程处1975年划归为当时的七机部,定名为771所)将该技术运用于“箭载计算机”,成功控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1980年5月18日,全部国产化组件的箭载计算机精确控制着远程运载火箭飞向太平洋,在预定海域准确降落。

  目前,以156计算机为设计原型的“箭载计算机”广泛地应用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保存单位为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65年10月,其前身为由中科院计算所、电子所、物理所、东北物理所、西北计算所、应化所六个研究所的七个研究室的半导体和计算机人员合并成立集成电路及计算机结合的新型研究所即“中国科学院156工程处”,是国家唯一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研究所,也是我国航天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先驱和主力军。

156机

156机

156机1


156机2




<<< 上一篇   无
<<< 下一篇 无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