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的本意是“连接网络的网络”,台湾直译成“网际网”。与发展Internet的目标一样,需要构建连接各种云的云计算环境,即“云际云”,Intercloud 或“Cloud of clouds”,本期专题讨论旨在实现协作共赢的“云际计算”,这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推动整个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原动力,这三者之间有递进关系,云计算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经过十年的努力,云计算技术已被大多数企业和用户认可接受。据VMware 公司的统计预测:2006年全球2900万项IT工作负载中,98%在传统IT上完成,在云里工作的只占2%;而2016年工作负载增加到1.6亿项,在云里的工作负载已占到27%;预计到2030年,全球81%的IT工作负载将运行在云上(52%在公有云)。云计算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对新经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
云计算兴起的重要原因是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节约信息化成本。但是,单个云计算服务商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即使像阿里云这样的龙头企业,每年“双十一”时也要减少对外的资源供给,将一些与网购无关的服务消费者暂时迁移到其他云上。很显然,云服务商之间的协作已成为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目前的云服务方式是强制将用户身份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理想的场景应该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得到任何已授权的服务。如何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获得各个云服务商的协同服务,是一个新挑战。
传统的商业竞争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过去十年云计算领域的残酷竞争已经形成3A超强(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AliCloud)的格局。云计算巨头的增长率远高于17%左右的云计算市场总体增长率,但目前国内的中小云计算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实现惠及广大企业和网民的跨云共享服务,下一个十年必须构建大、中、小云计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类似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的三个层次(Tier),有必要建立各行业的虚拟专用云,按需批量租赁或购买虚拟云资源,为不同领域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国发展云际计算指明了方向。
要实现各种云计算应用环境中不同设备接口、软件API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配合,必须有一整套公认的标准。早在2014年3月份,思科就宣称要投入10亿美元打造基于OpenStack的Intercloud平台,实现跨任何云平台的互操作性。但OpenStack还没有成为业界公认的标准,发展并不顺利,思科公司宣布今年3月底将关闭Intercloud。2011年,IEEE提出实现云际协作的标准 IEEE P2302,Standard for Intercloud Interoperability and Federation (SIIF) 。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已将 IEEE P2302纳入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路线图。本专题的文章介绍了我国一些大学在云际计算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这些成果只有像华为主推的极化码(Polar)成为5G 控制信道短码方案一样成为国际标准,才能在推动云际计算上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