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之痛,如何疗愈?
(CCF-YO-21-CC-2FV)
2021年9月25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长春分论坛、长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吉林省群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长春分部、吉林省计算机学会、吉林海诚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市国软利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联宇合达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创新创业孵化创业园有限公司、吉林省启晨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之痛,如何疗愈?”观点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田志宏院长、吉林省工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张家铭主任作为报告嘉宾,吉林大学张永刚教授、长春理工大学底晓强教授、广州大学苏申副教授、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蔡庆河主任、安恒数字人才创研院樊睿副院长、吉林省信睿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崔洪权总经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全国CCF YOCSEF成员以及企业界、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等线上嘉宾共10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由CCF YOCSEF长春学术委员、长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副院长徐大伟和CCF YOCSEF长春企业委员、吉林省群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盛东来作为执行主席共同主持。
作为第一阶段,本次论坛邀请了两位专家作引导发言,就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之痛,如何疗愈发表见解。
第一位引导发言嘉宾田志宏教授,现任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兼竞评演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大数据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联盟常务理事,CCF杰出会员;中央网信办中欧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专家工作组成员,广东省网络信息安全专项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委员。田志宏教授以《网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为题,从“一张实验床、二类集训营、三级新体系、四项新计划、五种新机制、六个特殊性”六个维度分享了广州大学方滨兴院士实验班关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第二位引导发言嘉宾是吉林省工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张家铭主任。张主任主要从事电子信息、项目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与工作。连续十余年开展省内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调研、评估与监测工作。他报告的题目是《关于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人才建设的思考》。张家铭主任从吉林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及安全现状、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岗位能力要求和吉林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研究院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已开展的工作三个方面分享了吉林省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和建设思路,为吉林省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第二阶段进入论坛的思辨环节,特邀嘉宾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与参会人员一起就下列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议题1:高校在引进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特种人才时,如何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张永刚教授:这是两个层次,对于高校来讲,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例如海外经历,博士学位等等,对安全专业特殊人才,技术好但不一定符合这样的要求,我们学院也有网络安全专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前面的嘉宾已讲过,应该采取多举措的方式进行,可以学习国外的做法,做一些产学研合作,引进企业技术人才作为高校科研教师。
吉林省信睿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洪权是本次论坛邀请的一位神秘嘉宾,他是网安行业内的一位知名“白帽子”,他从特种人才自身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薪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专业技术人员放弃高薪去高校任教?专业技术人才进入高校同时存在很多的困难,最为现实的就是学历壁垒,网络安全专业平均学历不是特别高。此外,如果以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到高校,职称的评定也会存在相应的问题。教学方面,很多从业者非科班出身,转化为教学存在很大的难度。黑客本身是打破规则的人,而从事教学工作是需要有一些条条框框。现在高校教师最头痛的是学生实习的问题,学校现有的教师实战经验不足。因此,需要给企业的人才更多的空间,让高校的教师参与企业实训,提升自身能力,以便于更好的从事教学。
长春理工大学信息化中心底晓强主任: 这个议题确确实实是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技能型人才进高校更多的考虑是引智,至于什么样的形式,市场会自己进行演化。08年长春理工大学办过软件学院,培养的方向包含了J2EE等。当时市场是非常需求的,但是高校缺乏专业技能的教师,通过企业培训,逐渐满足需求。没有必要非要强制引进白帽子到高校当老师,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引进需要柔性的引智。高校人才还是发挥高校的作用,从学术上往前走,从理论上进行发展。既需要实战的技能,又有学术的能力,愿意培养网络安全人,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长春工业大学教授刘铭:高校当中的条条框框是网络安全人才引进的瓶颈。由于学历问题,专业技术人才无法进入高校。另外,白帽子也不一定想进入高校,这就是现在实际的问题,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政策进行合作。
广州大学副教授苏申:高校老师的生存环境就是需要写文章,需要申请项目,积累自己的学术资源。如果特殊人才,在这方面不是特别强的话,特殊人才在高校中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引进特殊人才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需要解决这些人才的评价问题。此外,高校教学与企业技能相当于理论和实践是一个折中的问题。形成一个理论体系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高校和企业怎么去结合,我们可以将前沿技术的可行性和可用性,与企业结合和验证,然后再产出。这样才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出口。
吉林海诚科技有限公司王福德:高校,无论是求生存,还是谋发展,人才是关键。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只要合适,就先引进,不要受编制所限制。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等多种模式已经突破部分编制的束缚。这样“完善教师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升学校教学水平”。以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台阶队伍建设模式,通过内部人才提升加外部人才引进形式逐步强化队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队伍建设也固然如此。坚信,专业水平提升为“巢”,必然引来人才之“凤”。
吉林省启晨科技有限公司陈晨:省内高校有着不同的定位,学术端、技术端、育人端有不同的目的,培养的学生以及培养目标不同。有很多院校分流一部分学生做科研,一部分进入产业端从事技术工作。国家出了很多的培养形式,如产学研,产学合作,各个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去培养学生,各自发挥优势是更好的,学校不一定非要白帽子进入高校,合作才是更好的方式。
议题2: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建设过程中,多领域交叉融合人才储备的战略意义?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主任蔡庆河:融合是网络安全的发展之道,我们的信息在网络上高速传输,网络安全多领域融合是必然趋势,例如信息安全与审计结合,有了审计系统;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结合,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信息安全与物联网结合,产生工业控制需求;很多领域都需要有专项的人才,高校在网络安全的领域融合,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结合特殊,培养差异化的网络安全人才,避免同质化的培养。网络安全专业培养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思政教育,以及法制的普及。
河北CCF YOCSEF副主席耿超: 学术和技能之间是存在强关联性的,我的学生毕业之后,随着薪资的上升,核心理论就更加的需求。部分学校在基础学科培养存在关联性弱的问题,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自己融会贯通,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打通基础学科之间的关联非常的重要,基础学科掌握扎实才能在各个领域进行适应。
长春市国软利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刘国庆:企业留人才的政策,就自己公司而言,对本科生出资攻读研究生,对中高级人才,都是从北上广深引进。对于企业和人才来说,生存环境尤为重要,政府需要扶持本地企业,才能让更多本地的人才留到本地。
吉林农业大学毕春光:农业物联网在为农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契机的同时,也带了新的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活动由农业物联网来承载,海量终端的接入带来了更大的网络攻击面,安全风险被极具放大。通过专家的分享,对于将农业院校特色和物联网融合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吉林外国语大学宋小华:在网络安全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我们需要考虑一个”屠龙者悖论”的问题,融合之前可能该领域并不存在问题,然而融合之后,反而造成了这个领域存在网络安全的漏洞,在融合和结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晗: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建设过程中,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安全至观重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网络安全新格局。将网络空间安全意识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思辩环节结束后,CCF YOCSEF长春执行主席徐大伟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感谢各位参会人员和做报告的各位嘉宾。他认为各位专家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领域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对于之后投身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有很好的指导和启示,主要包括:
(1)网络安全行业特殊人才往往存在学历不高,没有承担过国家科研项目,没有发表过论文等现象。目前高校在引进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特种人才时,还无法突破学历、科研成果等条件的限制。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提交的一份提案中的建议非常有代表性,提议中建议制定专门的网络安全特殊人才认定政策,建议国家制定出台以能力为导向、成果为标尺的网络安全特殊人才认定标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大数据安全分析能力、漏洞挖掘与修复能力、APT攻击发现与追踪溯源能力等,并保持这类特殊人才的独立性和发展潜力。建议建立针对性的职称评定机构和制度,并明确所设置的职称体系在社会中被广泛认可。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网络安全特殊人才为网络强国建设做贡献,在重大国家网络安全事件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同时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共建,让更多的网络安全特殊人才通过企业来之支持高校人才培养。
(2)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涉及工科、理科、人文等多个学科,建立多层次、模块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方案十分必要,多领域交叉融合人才储备具有战略意义。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中国第14个学科门类。高校应该成立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创建机制,搭建平台,大力扶持交叉学科建设,聚合优质科研、教学资源。高校结合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特点,吸引更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加入到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中,共同促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