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由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CCF广州分部,CCF YOCSEF广州, ACM广州分会,IEEE广州分会,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主办的“CCF-AI走进华南理工大学”暨“CCF YOCSEF广州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题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B3-213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的知名学者、长江杰青介绍他们在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方面的最新成果,此次论坛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共吸引了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的100多位与会者参加,为华南地区的从事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执行主席为余志文、许勇、杨育斌、许正强、陈伟能和詹志辉。
图 1 会议开始现场
CCF YOCSEF广州AC委员、CCF理事、CCF广州分部执行委员、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余志文教授,对本次论坛的主题、论坛的3位特邀讲者、执行主席和到场的嘉宾进行了介绍。
图 2 CCF广州分部执行委员、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余志文教授主持报告
CCF广州分部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许勇教授为本次论坛主持人代表本次活动的承办方致欢迎词,许勇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和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对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团队建设和取得的成绩进行详细介绍。
图3 CCF广州分部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许勇教授致欢迎词
第1位讲者是来自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于剑教授,其报告题目为:“人类对话中的数学原理”。于剑教授的报告试图提出一种人类对话中遵循的数学原理。 其出发点是提出了词的一种新表示,为了解决了词的经典表示的很多缺憾。报告指出日常生活中的词表示涉及三方面:说,做,想;并给出了词表示的自一致性假设,由此定义了概念系统,得到了对话能够进行的数学条件。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误解的产生机理,以及人类知识的理论定义。老师和学生积极提问,于剑教授的回答幽默风趣、浅显易懂、富有哲理,给大家很大的启发。
图 4 于剑教授作报告现场
图 5 许勇教授为于剑教授颁发感谢证书
第2位讲者是来自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杨健教授为大家呈现精彩的报告。杨建教授的报告主题为“Two-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learning”,主要介绍了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以及基于核范数的主成分分析(nuclear norm based 2DPCA),报告着重介绍一维、二维数据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及特征,低秩、核范数方法及其优缺点,如何将基于核范数的2DPCA方法用于回归、分类等方面。与会学者与杨建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图 6 杨建教授作报告现场
图 7 余志文教授为杨建教授颁发感谢证书
第3位讲者是来自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吕建成教授。吕建成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神经网络方法”,聚焦于神经网络方法在学术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神经网络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和数学理论基础,同时以百度语音识别系统为例子展现了深度神经网络的进展,报告的最后对量子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做了介绍与展望。吕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让在座学者与师生都受益匪浅。
图 8 吕建成教授作报告现场
图 9 陈伟能教授为吕建成教授颁发感谢证书
最后,许勇教授对本次论坛作总结发言。在总结中,许勇教授对3位讲者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期待专家以后有机会再来学院交流。论坛结束后,全体与会者进行了合影留念,此次论坛到此落下完美帷幕。
图 10 合影留念
活动现场精彩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