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济南 > 新闻动态
发挥现代化建设的“她”力量:YOCSEF济南观点论坛“数字技术是性别平等的助力还是阻力?”
2024-09-24 阅读量:80 小字

发挥现代化建设的“她”力量:YOCSEF济南观点论坛“数字技术是性别平等的助力还是阻力?”

我国在性别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数字技术却忽略了性别视角,甚至有些加剧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如,由于性别样本数量不均衡,或者历史数据中存在性别偏见,训练出的模型将可能复制这些偏见。大数据分析可能不自觉地加强性别刻板印象,在推荐系统中推送传统性别角色相关的商品或服务。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性别平等,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她”力量,是社会和谐、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字技术与性别平等的关系,9月21日,CCF YOCSEF济南在山东女子学院成功举办了“数字技术是性别平等的助力还是阻力?”观点论坛,邀请了数据治理、性别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数字技术助力性别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卓有成效的结论。

此次论坛由CCF YOCSEF济南副主席田杰(山东女子学院),CCF YOCSEF济南AC郭延辉(山东女子学院)担任执行主席,CCF YOCSEF济南学术秘书宋立莉、副主席苏胜男担任线上主席。山东女子学院李缨副校长、山东女子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孙洪峰院长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特别邀请了山东科技大学赵中英教授(YOCSEF青岛2020-2021届主席)、中国传媒大学王琴副研究员(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太原理工大学董媛香教授(YOCSEF太原2021-2022届主席)作为引导发言嘉宾。

参与观点思辨的嘉宾包括:杨成伟(山东财经大学、原CCF YOCSEF济南AC)、李桂燕(山东女子学院)、傅真(CCF YOCSEF青岛副主席)、郭旭超(山东农业大学)、郝霞(山东农业大学)、赵圣楠(泉城省实验室)、李太忠(鲁能智能)等。CCF YOCSEF济南主席杨晓晖、CCF YOCSEF济南秘书李克峰,CCF YOCSEF济南AC委员孟雷、杨程、李成龙、郭磊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CCF YOCSEF济南主席杨晓晖在论坛开场介绍了CCF YOCSEF的文化,以及济南分论坛的发展和特色,感谢各位来宾的支持。同时,山东女子学院副校长李缨也在论坛开场中致辞。李校长介绍了山东女子学院的办学历史、发展特色,以及学校在性别发展做出的成果和努力。为本次观点论坛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1

2

山东科技大学赵中英教授(CCF YOCSEF 青岛 2020-2021主席)首先以“数字技术时代的性别平等与包容”为题进行引导发言。赵中英介绍了什么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发展现状、数字技术对性别平等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她认为,数字技术对就业平等、提供教育机会、增强女性经济独立、提高性别意识等方面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数据不均衡、算法歧视既是面临的挑战也带来很多机会。

3

中国传媒大学王琴副研究员是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性别方面的研究。其在题为“数字技术赋能女性发展现状与挑战”的引导发言中指出,数字技术成为赋能女性的重要路径,分析了女性在数字社会发展的特点。同时,其认为数字社会的性别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数字技术存在性别偏见,并提出了构建性别平等的数字社会的应对方案。

4

太原理工大学董媛香教授(YOCSEF太原2021-2022届主席)以大模型为背景,作“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别鸿沟与破解思路”的引导发言。她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性别鸿沟的成因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价值对齐、Human-AI协同决策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性别偏见、恐同和种族刻板印象倾向,偏见的训练数据和刻板的性别归属是造成性别鸿沟的原因,大模型的价值对齐、Human-AI协同决策可能会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和破局。

5

引导发言之后,论坛进入讨论思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数字技术与性别平等开展了三个议题的思辨讨论。

思辨议题一:数字技术是否存在性别偏见?

杨成伟、孟雷等人认为,技术是客观,偏见是主观的。所以,技术不存在偏见,存在偏见的是使用技术的人。模型的结果是基于数据统计的输出。我们不能认为模型出来的结果是对我不利就是有偏见的。孟雷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将平等的时候,是说男女具有同等的机会,还是非要男女人数各占一半才算平等?”同时,其认为虽然在偏远地区性别偏见较重,但是数字技术对性别平等是有促进作用的。李桂燕则对孟雷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她认为男女平等并不是男女等同。我们应该追求机会的平等,而不是数量的等同。李克峰赞同孟雷的观点,并做了一些补充。他将技术比作菜刀,既可以当厨具,也可以当凶器。克峰表示,数据是从社会收集来的,虽说不均衡,但它是真实的。因此,数据不存在偏见。而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女性所占的比例和参与度是逐年提高的,这说明数字技术对性别平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王琴则对克峰的观点进行了回应。她表示,我们的数据和模型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去引导价值。我们需要在反映现实和引导价值之间进行平衡。过多的刻板印象会禁锢我们的认知,最终对女性的发展和规划造成不良影响。尽管女性在受教育方面获得很大改善,但是在职业发展方面仍然受到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田杰表示,设计模型的是男性,数据样本男性更占优势,那数字技术带来的结果就是有性别偏见的,这种性别偏见会影响到使用这些技术的人。数字技术存在偏见而不自知。刘新峰也赞同数字技术存在性别偏见这一观点,他认为数字技术和算法的设计往往反映了开发者的偏见和社会的刻板印象。如果这些技术在训练数据中存在性别歧视或不平等的表现,最终生成的结果也会固化这些偏见。这意味着,技术不仅是工具,还可能在无意中加强现有的不平等结构。李鹏则对数字技术领域是否存在性别偏见这一话题进行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领域男女比例失衡不是由数字技术造成的,而是由女性和男性自由选择的结果。王琴说到,尽管数字技术增加了女性的参与度,如微商、直播等。但是,这些都属于灵活就业,而且是女性是处于被动选择的,这其实说明在职场还是受到不公待遇的。董媛香补充到,女性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受到社会和自己的设限。女性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更多是被迫的,或是自我设限的结果。郭磊从推荐算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杨程则以利益驱动的角度分析了性别偏好的社会原因。李成龙以个人家庭情况为例,说明了数字技术对性别观念有影响,并坚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更多元化,性别偏见会逐步消除。

6

思辨议题二:数字技术是否需要融入社会性别意识?

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数字技术需要融入社会性别意识。李桂燕认为数字技术(数据、算法等)非常有必要融入性别意识,不然会加大男女之间的性别鸿沟(数字技术介入过程和产出过程),并通过社会上的一些舆情事件说明了融入社会性别意识的重要性。其也强调性别平等要在同一视角下进行比较,并不是妇女地位的提升就表明没有性别偏见。杨成伟则认为,从模型算法角度,我们应该融入性别意识,减少对女性在就业机会上的歧视;也可以通过数据治理,减少那些不利于性别平等的意识形态的传播;同时,还要从文化角度融入性别意识,增加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责任感。郭旭超则表示,是否融入性别意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就是一种好的文化,性别意识应该以国家发展为前提。李克峰强调,性别是一种自然选择,本身存在性别差异。如果一味地追求男女在各个领域必须等同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承认分工的不同,但是每种工作都应该得到尊重(女性在家带孩子是与男性拼事业是一样的)。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平等。王琴也补充到,其实多数情况下,女性的家庭劳动是被忽视的,没有被计算到经济价值里面的。董媛香表示,社会构建过程为女性设限,好多女性迫于这种刻板印象的压力,不得不选择认同现在的价值观念。我们应该融入性别意识,逐步改变价值引导,促进性别平等。

7

思辨议题三:数字技术赋能性别平等发展的应为、可为与难为?

针对第三个议题,傅真表示,数字技术赋能性别平等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议题。从应为、可为和难为三个方面来说,国家应该有一些政策导向,其次可以通过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性别平等,企业、社会和个人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杨程指出,通过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帮扶女性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是可为的。对高学历知识分子如何促进性别平等发展这一议题持悲观态度,他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学历知识分子只能做一些倡导,却无法主导。刘新峰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教育、政策和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努力。通过提高对性别平等的认识,促进家庭和职场的灵活性,可以帮助女性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机会,同时也鼓励男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董媛香总结到,性别平等不是性别对立,我们希望双方都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和需求,希望社会存在多样性。女性应该更多的在思想上具有独立意识,不要自我设限,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社会的刻板印象。多数思辨嘉宾表示,由于大模型越来越普及,大模型逐渐会改变我们的意识,我们应该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纠偏,防止出现蝴蝶效应。只要是通过技术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最困难的是需要突破固有的刻板印象和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意识形态。

8

观点论坛输出以下结论:

(1)数字技术是客观的,不存在性别偏见。然而,由于数据偏差,模型的输出是有性别偏见的。技术是中性的,我们应该通过数字技术促进性别平等,而不是加剧性别偏见。性别平等不是强调男女等同,而是寻求机会平等、人格平等。尽管数字技术对促进女性就业、性别平等有促进作用,但不代表女性就有了平等的机会。

(2)数字技术需要融入社会性别意识。通过数据治理、算法设计等加入一些纠偏技术,使得样本数据更均衡,算法输出结果更多样化。如果不融入社会性别意识,固有印象会发生蝴蝶效应,进一步加剧性别偏见。我们可以从数据、模型、法律法规等多个途径实现性别意识的融入。

(3)提升妇女的数字技术素养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性别平等的发展。这也是应为和可为的。认同家庭劳动的经济价值也是促进性别平等的一个方面。同时,性别平等问题涉及到教育、经济、政策等多个层面,企业、社会和个人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性别发展。突破女性的自我设限和社会传统思想是性别平等的难为之处。

本次论坛历时四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围绕数字技术与性别平等开展了深入思辨,达成了共识,在数字技术与性别平等相互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良性的、和谐的模式,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她”力量。论坛得到了山东女子学院、CCF女工委 一方沙龙大力支持。

9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