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CCF YOCSEF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二期E栋401成功举办了观点论坛 “如何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才是当前时代所需”。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YOCSEF苏州学术委员会承办,苏州青英信息科技协办。来自苏州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的数十名高校学者、企业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执行主席是CCF YOCSEF苏州谭方勇和李领治,CCF YOCSEF苏州张量和吴荣伟负责线上宣传和播报。
本次论坛引导发言环节由YOCSEF苏州谭方勇和李领治共同主持。CCF苏州分部秘书长王涛、YOCSEF苏州主席欧阳明先后致辞,对YOCSEF文化进行了介绍,对YOCSEF苏州的活动提出期望和建议。四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就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问题作了精彩的引导发言。
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系王邦军副教授作了题为“如何更好地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报告。他首先指出高校设置人工智能专业的意义与迫切性,然后介绍了苏州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状况,并对当前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以及当前存在的产学研结合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苏州工业园区科创人力资源俱乐部秘书长、青英企管集团创始人韩刚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业建设现状与挑战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报告。他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说明了苏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行业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问题。
苏州科达人工智能算法部技术经理李瑮作了题为“深度学习在视讯与安防领域的探索与落地”的报告。他说明了“算法+大数据+算力”是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石,介绍了像素推理在超微光、无感知数字水印、交通信号灯增强、车牌去模糊化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人工智能具体的技术人才需求。
苏州出门问问智能语音技术总监、苏州研发院负责人杨超作了题为“AI企业在AI人才培养中的责任”的报告。他首先对AI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企业与学界技术交流的不足,然后说明了企业也可以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承担责任,并介绍了本公司所做的技术贡献。
思辩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就“高校在短期内如何结合产业需求”、“先发展教学人才软实力,还是先搭建硬件教学平台硬实力”、“教育是要培养某个单点技术的专业人才?还是人工智能方面的通用型人才”三个辩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YOCSEF苏州欧阳明从企业角度说明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探讨了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以订单班方式进行专门性联合人才培养的可行性。YOCSEF苏州张量也认为,如果企业也能参与到学校培养中来,也许能够使人才培养更具有方向性。
CCF苏州王涛提出,现在如此多的高校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到底是蹭热点还是真需求的问题,产业界变化迅速,人工智能专业更需要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人才。嘉宾王邦军副教授指出,学校负责教授具有通用性的技术,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后,能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稍加打磨,就可以适应企业需求。
YOCSEF苏州白云提出,高校硕士研究生也分成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和企业的实际应用对接,高校教师也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企业应用,反馈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YOCSEF苏州谭方勇认为,高校报一个新专业,首先要到产业界去做调研,了解相关企业的需求,还要请相关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专家进行论证,学校会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专业可持续角度来考虑设立新的专业。
YOCSEF苏州任勇提出,如何快速短期的培育具有原创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可以采用课程替换的方式,在某一个教学时间段,让学生到企业去,直接替换学校当中的课程。嘉宾陈超说明,高校是一种普适性的教育,不可能太强的个性化、各个级别的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深入参与人工智能的工作。YOCSEF苏州孟海亮提出,企业急需具有项目交付能力的人才,即使让学生以实习方式到参与企业的项目,学生也可能跟不上企业的项目节奏,影响企业的项目进度。
YOCSEF苏州李领治认为,人工智能专业需要进行分层次的人才培养,职业学院可以探讨一些不涉及算法的技术操作性人才培养,本科阶段侧重于基础理论的教学,专业型硕士培养要与具体产业应用相结合。嘉宾李瑮提出,对于本科生培养来说,可以探讨去掉一些大而全的课程,针对某一些特定的方向,去有目的的、有选择性的让学生在某一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宾史国良提出,人才培养应当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探讨游戏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次论坛现场讨论十分热烈,时间安排结束后意犹未尽,与会人员希望以后会对该问题继续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