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IT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大且薪水高。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河南省40所本科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率为88.98%。2021年,郑州市出台了《大数据人才培养“码农计划”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随着IT行业发展和政策调整,2022年郑州市提出了《郑州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支持院校大力开展数字人才培养,为郑州市大数据产业储备10万名有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郑州IT人才队伍。然而,随着疫情持续,众多行业盈利增速放缓,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裁员,企业的用人需求缩紧,IT类毕业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就业的残酷。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IT行业是否遭遇寒冬?IT类专业是否红利已尽?CCF YOCSEF 郑州立足本地,放眼全国,于2022年10月30日举行“豫践青春”系列活动之“疫情下河南IT类专业学生出路在何方?”观点论坛,以本轮疫情为讨论切入点,邀请业内专家,落实二十大大精神,探讨如何完善和促进河南IT类学生就业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河南省教育大数据研究院支持,YOCSEF郑州AC委员马江涛与吕磊担任论坛执行主席。本次论坛,CCF YOCSEF 郑州首次尝试与CCF郑州轻工业大学学生分会、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分会进行联动,践行CCF YOCSEF“青年训练营”的社会责任,邀请学生分会参与论坛的组织、筹备、思辨,提升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对社会热点追踪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次论坛邀请了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校长甘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李玲玲、河南长城市场总监贾丹丹等前任CCF YOCSEF 郑州主席参加论坛思辨;与CCF YOCSEF 南京、济南、福州、保定等分论坛的主席和AC委员进行了联动。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网中部频道赵立国先生、新华网河南频道运营总监郭东懿女士作为特别来宾参与了论坛活动。
部分成员合影
执行主席马江涛和吕磊在论坛开始时对嘉宾进行了介绍,之后对论坛的背景和规则进行讲解。在引导发言环节,三位嘉宾围绕疫情下河南IT类专业学生的出路分别展开阐述。
首先,云和数据、兴港科教公司董事长郭凯以“深化ICT产教融合,拥抱产业数字化浪潮”为题作引导发言,从科技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IT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云和数据、兴港科教公司董事长郭凯引导发言
第二位引导发言嘉宾是郑州埃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发言题目为“全面发展,迎战互联网下半场,王永从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企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郑州埃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引导发言
第三位引导发言嘉宾为郑州源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涛,分享主题为“疫情下IT类毕业生面临制造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介绍了学生提升自我能力的方向。
郑州源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涛引导发言
在思辩环节中,本次论坛邀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刘俊生、河南省教育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连惠杰、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招商运营负责人李思蔚为特邀嘉宾。现场的专家围绕如下三个主题进行讨论。
一、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能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
针对职业教育,刘俊生从以下四个方面指出了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之之间的问题。第一, 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第二,师资能力欠缺,不具备开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条件。第三,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第四,职业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因此难以适应新业态、新模式所催生的新职业需求。
YOCSEF济南主席刘新峰表示,企业不应该认为高校毕业生进入公司后可以立即干活。高校比较注重基础的培养、思维的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很少能接触项目级的课题,所以还需要企业的培训、雕琢。
YOCSEF保定副主席耿超表示,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在专业方面的设置较为合理,但学生专业外的能力培养较为欠缺。沟通能力、文字总结能力等在企业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甘勇表示高校的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尽可能地贴近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主动与高校进行对接。企业的项目如果能够分解进入到高校的科研、教学当中,可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YOCSEF南京学术秘书王肇康表示高校和企业并没有界定好人才培养分工,高校人才培养不能代替企业的岗前培训。高校的培养其实更多是一种基础性人才培养,和具体的企业业务无法紧密关联,因为学生们会面临不同的企业和岗位。
YOCSEF福州主席魏丽芳、YOCSEF郑州AC委员张晓兵等也表达了观点。
二、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IT毕业生是否还是香饽饽?
连惠杰表示从2021年全国的平均工资来看,不管是在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薪酬水平均为最高。疫情对于IT行业来讲反而是带来了一波新的机会。线上教学、远程办公、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需求高涨。
张晓兵表示IT行业已经和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IT技能会融入各行各业,融入全社会。
YOCSEF郑州分论坛主席刘云龙认为IT行业是香饽饽,是互联网浪潮以及工资待遇较高的情形下的的一种定义,但IT行业员工加班等付出也很多,所以不能仅从待遇上来定义香饽饽。
耿超认为IT行业暂时出现了低谷,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在某些方面较为先进,但大部分无法把产品推广到全世界。
三、IT类专业高学历和高能力学生谁更受企业欢迎?
李思蔚首先讲解了IT行业的发展特征,表示人才最终是要为产业发展服务。互联网公司不少岗位对于学历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由于IT行业的特殊性,在相关技术领域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的趋势下,对从业者的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更多应用场景的产生,未来更加需要学习能力强、对行业有更深刻理解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刘新峰指出企业需要高学历还是高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具体工作场景。另外学历高意味着成本高,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业务需求的人才。
赵立国表示要想高校的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必须得结合企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走进高校,共同建立项目合作,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要想通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得有一个平台,将“政产学研用宣”落到实处。
郑州中科集成电路研究院主任刘超表示高学历和高能力这两个其实企业都挺喜欢,如果非要选出来一个哪个好,可能还是高学历保险一点,因为高能力人才可遇而不可求,高学历至少有证书,代表经过了一定的训练与考核。
整个论坛活动持续近4个小时,气氛热烈。论坛引导发言和思辩环节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疫情下IT专业人才的挑战与机遇。除了让大家思考疫情给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学生的就业出路外,还讨论了疫情下IT类专业的培养方向、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论坛形成了以下观点。
1、人才培养单位应充分认识现阶段行业发展情况,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避免毕业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结合行业需求,调整培养课程,打通高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弥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课程、理念相对落后的缺陷。
2、建议用人单位以岗位需求确定人才需求,避免唯毕业院校论、唯学历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思想,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河南企业更应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更多的毕业生了解自己,从而吸引更多人才。
3、会同政府、有关产业园区、社会组织搭建“政产学研用”的资源平台,解决高校、企业、毕业生各自“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通过打造可信、可用、可学、可见的资源平台,实现学生就业、企业发展、产业进步、税收增加的多赢局面。CCF YOCSEF应该也必须在这个环节中起到大力推动的作用。
相信本次论坛的观点和讨论,会为高校教师、企业朋友和学生带来一些启发。欢迎大家继续关注CCF YOCSEF郑州分论坛的微信公众号,关注我们的后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