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报道,上周五Gartner在北京举办发布会,发布Gartner最新研究简报。其中Gartner个人技术团队研究副总裁Tracy Tsai表示,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十年前很难找到十个机器学习应用,但十年后可能很难找到十个应用没有AI,如果技术提供商没有AI,将错失30%的营收增长。
十年前很难找到十个机器学习应用,但十年后可能很难找到十个应用没有AI
Tracy Tsai研究指出,物联网时代下我们拥有海量线下的数据可以让有更完整的角度看待事情,了解世界发生的事情。因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也好,机器学习也好,可以快速地处理数据,而得到宝贵信息去做预测、分管控险、视觉运算、自然语音等等。所以在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不管是生活还是哪个行业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技术
所以,在十年前我们可能很难找到十个机器学习的应用,可是在十年后可能很难找到十个没有的。
同时,关于技术落地应用,Tracy Tsai对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表示,目前虽然很多AI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但随着更多的创新公司接更多的案子和需求,将能够推动AI技术更广泛落地。“落地困难不是技术的问题,是在需求的问题,所以,所谓落地方法要根据很明确的市场需求来走,那个市场需求越明显,落地就越快。如果市场需求不明显,那个地方就没有办法。”
到2021年,30%提供给行业其他方案的新增营业收入将包含AI技术,而对于没有包含AI技术服务的提供商,他们将错失这新增营业收入的机会。
根据Tracy Tsai的报告,未来有30%手机上的互动是虚拟助理来做。我们有的客户问到说,“我可以用APP我为什么不用APP,要用这个虚拟助理?”事实上我们下载了多少APP,有多少APP是不用了?只为用一次就下载APP其实很麻烦,而且每用一个东西都要下载一个APP。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直接用虚拟程序帮助我们完成这个需要。
2021年,大约80%的手机APP就不会再用了,甚至可以衍生到现在看到服务为主的各行各业,包括金融和电信业,用语音的虚拟助理就可以缩短客户的等待时间,也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经过很多的训练后,它可以完成从原来一千人以上的接线生到可能只有500人以下的转变。这对行业来说,投资效益是很明显的。
所以这个是我们看到的,在未来2021年有30%新的营收的增长,只要和行业有关,都一定会包含人工智能的技术,换句话说,针对行业的技术提供商,其技术里面如果没有包含人工智能,它可能会错失这30%的市场。
排名前十的AI硬件类型
根据报告,具体来说:
第一大类就是运算的加速器。包括GPU、FPGA等等。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加速器去加速数据运算,很多也必须放在高性能运算或超级运算中。另外,必须要有很好的通信网络。如果因为带宽不足而响应缓慢,这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大类是指,不管手机或者是电脑,穿戴设备、智能居家的产品,或者是AR/VR头戴设备,都可以因为这个产生新的价值和用户体验。
第三大类就是自动化的终端设备,不管是机器人、无人飞机或者是自动驾驶汽车。
最后是说,所有跟支持人工智能的零件有关,不管是感测器或者是应用相关的零件,都是比较重要的硬件。
AI对智能家居的影响:谁来付费?
基于AI的智能家居可以各方面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智能家居听起来很好,但应该由谁来付费呢?
根据Tracy Tsai的调研结果,在第一波人工智能投资会比较积极的,事实上大部分对智能的投资,是从B2B,然后才是B2B2C。技术用在产品上,产生了附加价值,然后吸引了投资。消费者才是最后的。举例来说,当用户注册使用商品后,设备根据从用户使用得到的信息,当然是匿名的,来分析出从中衍生的需求,推荐给销售公司来推荐相关产品。这是模式的一种,其实可以做很多很多第三方。
对于目前智能家居难以盈利,或者说繁荣程度远没有期望中高的问题,Tracy Tsai指出,现在每个智能家居产品都觉得,什么都要自己做,但生态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很开放的平台,而因为每个公司有自己不同的商业策略,所以简单的方式是,既要兼顾商业策略,又需要做好做量化,也就是说,需要把某个应用的场景做得很具体。“因为要做大很困难,又很复杂,但是我可以做简单的,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功能都可以。这在中国可能会相对容易。”
AI对企业的作用: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通Tracy Tsai过对千人以上的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对采用AI的需求在于:
第一是,AI可以帮助了解有什么方式降低成本。因为现在要增加新的业务是很难的,唯一的方法是增加营业额,降低成本。所以,因为AI可以节省流程、节省劳动时间等,企业就愿意投资了。
第二是,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基于AI,我们可以有新的营销和获客渠道。
具体来说,AI的作用体现如下:
Tracy Tsai对雷锋网表示,而对于一般传统企业来说,如果他们要去部署AI,或者向AI转型,首先要了解某个技术到底是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也许现有的不管是运营或者是客服、营销等各方面,是有可能用现在市面上既有的AI方案去解决问题,那就用现有的解决方案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重点在于是否了解到AI能够做到什么,或者知道自身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AI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