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4年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举办研究生新生“开学大讲堂”专题活动

阅法量:0 收藏本文

研究生新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起点,是研究生的重要一课。为帮助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级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生活环境,完成角色转换,做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规划,2024年9月14日,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于川大望江校区研究生院2区举办“开学大讲堂”专题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邀请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孙奕髦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以“从零开始的科研历程——一个学渣的科研之路”作为本次活动的讲授主题,以自身经历为脉络、心路历程为主干,讲述了自己科研路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并对广大研究生表达了殷切的期盼。本次“新生大讲堂”活动由叶甜老师主持召开。

活动开场,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并着重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孙奕髦老师。孙老师是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在电子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作为国家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前往密苏里大学留学。在诸多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8篇,在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7篇。获得该领域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且还是诸多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传感网、智能位置感应、数据融合、统计信号处理。

孙老师上台后,首先对在座顺利入学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新生们表示祝贺,并表示自己在十年前还是一个成绩比较普通的“学渣”,并以“一个学渣的科研之路”为话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科研经历。

图片5

图1 孙老师开始进行讲授

随后,孙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昨天”。孙老师表示,他的本科经历是他选择科研之路的“开端”。在博士阶段,孙老师也一直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研究学习,并向行业大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思路,这是他“初得要领”的阶段。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当孙老师来到密苏里大学时,他的持之以恒、认真科研的态度使他的导师大为改观,在导师的帮助下,在科研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逐步得到了“蜕变”。得到良师益友帮助的孙老师不禁感慨光阴似箭,一年时间还是短暂,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并表示“成为博士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

图片6

图2 孙老师讲述自己如何向大佬学习


图片7

图3 孙老师讲述自己是如何“蜕变”的

度过科研经历的“昨天”,孙老师开始讲述他科研经历的“今天”。孙老师表示,由于有了丰富的经验,他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在多项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孙老师也明确表示自己还是需要不断学习,因为“取得博士学位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

图片8

图4 孙老师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并勉励

“今天”会成为“昨天”,而“明天”会成为新的“今天”。在讲授的最后阶段,孙老师送给我们参会同学一个字——“早”,并从十个角度“早规划”、“早决定”、“早准备”、“早动手”、“早自律”、“早沟通”、“早调整”、“早积累”、“早实践”、“早合作”分别阐述其意义,并对我们参会同学表达了殷切的期盼。

图片9

图5 孙老师阐述“早”的意义

由于时间以及实验关系,并无同学提问环节,孙老师回到实验室继续进行科研。

随后,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执行委员会执委王祁远上台向所有参会同学介绍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及其四川大学学生分会的具体情况,向大家展示了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的特色活动和取得的一系列荣誉奖项,并回顾了一系列活动,例如:“CCF走进川大”学术讲座、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学术会议、CSP考前培训、CCF走进企业等活动,并鼓励大家加入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

图片10

图6 CCF川大学生分会执委王祁远介绍分会情况

至此,本次“开学大讲堂”专题活动圆满结束。通过主讲嘉宾的讲授,参与活动的新生同学们对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减少了迷惘的情绪,同时具体了解了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这一集体组织,对同学们在校读研阶段的科研学习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