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都会有新的开始……记我国第一个计算机三人小组之王传英
编者按:“记录计算机历史”是CCF于今年推出的一个项目。记录历史,旨在传承。中国计算机事业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步,众多科学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等投入其中,他们从模仿开始,先后研制出103、104、109型等多代计算机,为我国国防事业、经济建设建立不朽的功勋。他们也教书育人,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计算机人才。“CCF记录计算机历史”,在录像的同时,还会选择部分人物撰写成文。
“我是90后,但是还差半年。”王传英笑盈盈地把我们迎进门,这样介绍着自己。
“是的,我记得您是1929年8月出生,还差半年才是90后呢!”我们也与王老热情地握着手。
这是2019年2月22日上午,CCF“记录计算机历史”一行,来到位于北京三里河一处住宅采访一位90岁老人的一幕。
这位老人,就是王传英。
王传英,1929年8月出生,苏州人,1950年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毕业。1952年夏,他接受华罗庚1教授邀请,与闵乃大2、夏培肃3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三人小组成员。由此,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大幕徐徐拉开。
“王老,您还记得1952年夏天,华罗庚邀请闵乃大、夏培肃和您到他家做客的情景吗?为什么第一个计算机小组选了你们三个人?”
“我1950年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化工厂负责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后来我的老师闵乃大教授又把我调回了清华。”王老娓娓道来。“当时邮电部与清华大学合作,组建了电讯网络研究室,闵先生任主任,我是闵先生的助手。后华罗庚先生请闵先生组建计算机小组,可能我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之一吧,就选中了我。”呵呵呵,王老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们小组还有一位夏培肃,夏先生。她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当时在清华电机系做副研究员。”
提到中国计算机事业早期发展,华罗庚教授居功至伟。华先生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许多人都知道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但他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贡献却鲜为人知。
早在1940年代,当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等几位先驱开创性地提出并着手设计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时,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的华罗庚就参观过他的实验室,并多次与他讨论有关学术问题。1950年华罗庚回国后,1951年1月被政务院4任命为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当时提出了数学发展的三大方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1952年7月1日数学所正式成立时,华罗庚在阐述工作的报告中讲到:“计算数学是一门在中国被忽视了的科学,但它在整个科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少的,它是为其他各部门需要冗长计算的科学尽服务功能的一门学问。”因此,数学所确立了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协同发展方针和建立计算机研究组的任务。同年夏天,华罗庚邀请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
“我和华先生见面不多,第一次到他家做客的细节已记不清了,我主要是跟随闵乃大老师一起工作。”闵乃大与夏培肃都是电机专业出身,具有博士学位。闵乃大留学德国多年,电信专业造诣深厚,当时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主任,41岁;夏培肃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二战后到英国留学,阅读过计算机方面的资料,知道这是一门非常有希望的学科,1951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9岁。“那时我23岁,是研究实习生。”
“你们是怎样工作的,计算机小组成立后,都做了什么工作?”
“当时的数学所在清华园里,与华先生的住宅相邻。”
1953年1月3日,闵乃大、夏培肃、王传英正式调到中科院数学所,计算机研究组的工作全面展开。“计算机工作,我做的时间不长,主要是从1953年1月到1954年年中,后来我转了行。当时,我们对计算机了解的并不多,加上西方的封锁。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了《国际无线电》杂志上介绍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文章和IEEE刊登的几篇计算机方面的文章,从那里知道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这时,吴几康5从丹麦回国,加入进来,他对我的帮助很大。”
吴几康1953年4月加入计算机研制小组,成为第四人。
“我们的工作是从最原始的做起,主要是研究计算机的原理和设计。分工是这样的,我负责一些元器件的焊接工作,搭建实验设备,吴先生进行计算机示波管存储器的研制,具体是负责用通用的微波管做一个信号源,亮的代表1,不亮的代表0,使之永远循环,夏先生负责软件方面的研制,闵先生负责全面。闵先生还执笔了《电子计算机研究的设想和规划》,这个规划,也是数学所计算机研究的五年工作规划。”
“有人说,(计算机)‘八字还没有一撇,你们敢干?’我们那时也不知‘道行有多深’,反正就做了起来。我学的是电子学,跟闵先生一起,做计算数据工作,这也是我的专业,所以我的兴趣还蛮大的。所有事情都会有新的开始,是不是第一次就特别(轰轰烈烈)?不是的,只是试试看,能不能钻进去?(计算机)我们就这么干起来了。”
王老讲的很淡然,却让我们肃然起敬。
那时,王传英虽然年轻,但也很忙。除了搭建实验设备,他还担任了“采购员”的工作。榔头、焊枪、万用表等,都是他“进城”6到王府井的东安市场买的。此外,还和闵先生一起做电讯网络工作,他还有一个职务是数学所工会筹备小组组长。“那时数学所都是大科学家,华罗庚华先生、吴文俊吴先生,等等,我是年轻‘跑腿’的。”哈哈哈。
1954年1月,计算机小组调整到物理所7,工作地点也搬到了中关村。在物理所,计算机专业排序为“五三组”,闵乃大虽然仍留在数学所研究计算数学,但兼任了五三组组长。
1955年11月14日,闵乃大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介绍了计算机。文章指出:历史上的发明,“都是用来减轻人的体力劳动的”,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却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开始用机器来节省人们的脑力劳动的时代。”这是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有关计算机的文章。
在王老家里,我们看到了一张合影。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代表,于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的合影”。王老在第二排的位置。这也是王老说的“后来他转了行”做的工作。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是,我们在王老家的书柜里,发现了一张赵忠尧8的照片。看出我们似有疑惑,王老笑呵呵地说,“他是我的岳父。”“哦?世家啊!”我们除惊喜外,又觉得很有意思。赵忠尧是我国著名原子物理专家。1950年8月29日,赵忠尧与罗时钧、沈善炯从美国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启程回国,9月12日停靠日本横滨时被美军扣留,经国内多方声援营救,11月15日三人才获自由。赵忠尧等人抵达香港后,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安排,经由广州、上海等地,1951年1月17日到达北京。郭沫若、李四光曾主持集会,欢迎宴请赵忠尧等人回国,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过专访文章……
1954年中,王传英根据国家安排准备到苏联学习电子计算机,先到“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后为北京俄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脱产学习了一年俄语,毕业那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到“西苑大旅社9”报到,原来,国家安排他转行学习核物理。1955年他到苏联莫斯科理论与实验物理研究所实习了一年,1956年回国后,被安排到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后来,他又任核工业部科技核电局局长,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副团长等职。
现在,王老身体康健,身板硬朗,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还常常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到颐和园散步。
夏培肃此后一直坚守在计算机领域。夏先生说,加入电子计算机小组,是改变她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并让计算机成为她坚守一生的事业。
闵乃大在清华电机系任教期间,可谓“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都参与了计算机事业的开创工作,王传英是50届,51届学生中成为院士的就有金怡濂10、陆建勋、张履谦、王众托。2012年荣获CCF终身成就奖的金怡濂曾说:“闵乃大教授讲的课,理论深,当他推导了一黑板的数学公式后,一定会反复地问大家‘抓住了概念没有’,这对我的启发很大。”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是清华51届电机系的学生,与金怡濂是同学。
被称为“科学的春天”的195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了1956—1967年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电子计算机技术被列为“四项紧急措施”之一,随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国家领导的重视以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计算机研制领域,才为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才有了我国计算机技术今天的蓬勃发展。 ■
脚注:
1华罗庚(1910.11~1985.6),江苏常州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2闵乃大(1911.5~2002.5),江苏如皋人。著名德籍华人科学家。1936年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后赴德国柏林卡劳腾堡工业大学留学,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组长,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奠基人之一。
3夏培肃(1923.7~2014.8),四川省江津市人。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1953年后,任中科院数学所、物理所、计算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代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是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奠基人之一。
4政务院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构,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
5吴几康(1918.1~2002.7),出生于上海。同济大学机电系毕业,1949年到丹麦工业大学进修,1951年在哥本哈根任无线电厂发展工程师。1953年初回国,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计算机组副研究员。1956年参与筹建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他是研制中国第一台104型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的负责人之一,他参与研制的119型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任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
6当时的“城里”是指现在位于二环以内的地区,清华园在郊区。
7这里所说的物理所,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所长吴有训(第二任所长钱三强)。近代物理所是五层大楼,高规格建设,1954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中关村第一座大楼。近代物理所于1953年10月更名为中科院物理所,1958年更名为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
8赵忠尧(1902~1998),浙江诸暨人,原子物理学家。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2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校任教。解放后任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长、原子能所副所长、高能物理所副所长等职。
9西苑大旅社,即现在的西苑饭店,解放初期中科院、二机部(核工业部)等一些研究机构筹备处曾在此临时办公。
10金怡濂,著名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专家,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