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S-1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 (1964年)

阅读量:458
系统管理员

一、概述(描述物件起源、重大事件与相关人物)

  1956年《国家12年科技远景规划》将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采取中苏合作模式,由苏联提供图纸和专家,帮助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计算技术。1958年8月1日, 在苏联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738厂)合作仿制成功M-3机。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诞生了。738厂生产103机19台,整顿后的DJS-1机16台(含曲师一台),升级提升的DJS-3机6台,共41台;其他单位生产8台。现存曲阜师范大学的这台103机是738厂质量整顿后生产的第14台,出厂时间1964年7月。

103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58年8月1日,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看了103机演示运算,给它取了个小名“有了”,中国从此有了计算机。

工程组最初是仿制苏联M-3机(后定名为103机),组长莫根生、副组长张梓昌,组员包括第一届训练班毕业的王乃泉、王行刚、董占球、胡宗藻、费廷和、梅协英、舒诒庆。其后,随着计算所人员不断增加,工程组又陆续补充人员。工程组分为电源、运算器、控制器、磁鼓和输入输出等5个组。738厂负责生产的人员包括:钱基广、孙强南、夏纪寅等。

738厂在访问用户听取反应的意见后,组织了主要技术人员的充分讨论,并制定出较为周密的有关M-3机电路设计质量整顿的三个具体工作,在成功地实施三个有关M-3机电路设计质量整顿后,103机通过正样鉴定会的鉴定,被命名为我国第一个电子数字计算机工业产品,型号为DJS-1。

由于科研教学的需要,复旦大学在1965年经高教部购置了这一台“103”机并应用科研教学,在1972年时复旦大学决定无偿赠送给曲阜师范大学。1972年11月高兰长老师和周章鑫老师到复旦大学学习并接收机器。在复旦大学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派车专人把“103”机运到曲阜师范大学,院系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建立了一座两层小楼作为“103”的机房,经过数学系老师的日夜忙碌,安装调试,终于通电运转成功。

在高兰长等数学系老师的精心呵护下,三个月以后开始正常运转,整个机器、线路都比较清晰,非常直观,一直运用在教学中。 七十年代,全校的工农兵学员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为了让他们了解一些科技的前沿,作为科普讲座,参观103机机房,讲计算机的构造、原理、使用。一直到77、78级招生,103机还在运行,供计算机原理、流程的学习。

   “103”机五脏俱全,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电源、输入/输出各部分一目了然,让“计算机原理”、“逻辑代数”等课程讲起来、学起来都直观、轻松。刚恢复高考后的青年们,幸运地得到接触103机的机会,实现了由概念教学到实际应用的转变。103机的加盟,也使得曲师的计算机教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二、机器构造:

   103机约用800个电子管,2000个氧化铜二极管,10000个阻容元件,全机约有10000个接触点和50000个焊接点,共生产49台。103机是仿制苏联的M-3计算机,原配是存储量很小的磁鼓,磁鼓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由738厂生产定型的,鼓体镀膜,第一台磁鼓,磁层按照苏联配方用了镍钴合金。1958 年9 月,苏联第二批资料过来,镀层配方改为镍钴磷合金。鼓体每分钟转速3000转,用磁鼓作内存的容量为1024 字,字长30 位。磁鼓表面设置40个磁头。为保证磁层不被划伤又能有最好的读写效果,要求磁头与磁层间保持0.03毫米的间隙,安装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1959年,计算所范新弼带领攻关拿下了磁心存储器,不光增加了存储量,还大大提升了运行速度。103机的磁心直径只有1.4/2.0毫米。增配了磁心存储器的103机,由738厂生产,定型为DJS-1,改用磁心存储器后,运算速度先后达到了每秒1800次、2300次。


三、历史意义:

“103”机是我国自己制作的第一代计算机,在我国计算机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是我们国家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更是我们国家的国宝。103机(系列)一共生产了49台。

103机在全国范围内曾经完成了核武器、航天、航空设计、铁路、火炮弹道、化工、建筑、能源、理化、勘探、电子、光学等多项计算和北大、南京大学、北航、复旦、武大、吉林师大、哈工大、吉林大学等教学,培养专业学生数千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珍贵的老机器基本都被丢弃,如今保存在曲阜师范大学的这台1964年生产的103机还完整的存在,是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的证明,为计算机历史记忆、发展进程、科研价值提供了原始级的考证。


现保存在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

物件保存情况:

103计算机




标牌

内部情况1

内部情况2

内部情况4

内部情况3

DJS-1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内部情况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