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沈阳 > 新闻动态
CCF YOCSEF沈阳成功举办“破五唯”破的是“唯”还是“五”,“立新标”为的是“政”还是“策”观点论坛
2022-04-12 阅读量:1993 小字

2020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的顽瘴痼疾。各高校开始出台措施,实施各种“破五唯”新政策,新的评价标准被“立”了起来。不可避免的,新的标准后面是新的量化指标,部分高校“破五唯”后变成了“唯新标”,“破五唯”成了任务,新指标合理与否成了新的争议,这就导致了与原本的目的背道而驰,“破五唯”成了“唯破五唯”。因此“破五唯”背后破的是“唯”还是“五”,“立新标”为的是“政”还是“策”就成了高校响应教育部号召下教师培养体系改革的新问题。

4月9日,CCF YOCSEF沈阳在线上举办了题为“‘破五唯’破的是‘唯’还是‘五’,‘立新标’为的是‘政’还是‘策’”的观点论坛,邀请计算机、机械、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此问题,试图通过相对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探究“破五唯”的初衷、如何更好地开展,发挥人才评价体系的作用,切实推动学术创新。

  论坛执行主席为CCF YOCSEF沈阳的现任副主席信俊昌和AC委员刘翠微。受邀出席本次论坛的引导发言嘉宾有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战略发展部部长李畅老师、辽宁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丁琳琳教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奔教授。特邀发言嘉宾包括中国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赵奕楠博士和百度视觉技术部钦夏孟博士。此外,线上100余人参与了此次观点论坛。


论坛伊始,CCF YOCSEF沈阳AC委员刘翠微对CCF YOCSEF论坛及规则进行了介绍,CCF YOCSEF沈阳现任副主席信俊昌对本次观点论坛提出的背景做了介绍。

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发言,首先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战略发展部部长李畅老师做了题为《科研绩效评价新路径的浅识与微观实践》的报告。李老师以科研管理者的角度从战略意义、逻辑内涵、核心要义和实施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破五唯”的含义,指出高校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需求,根据评价的核心要素,构建科学、客观、发展的评价体系。然后,李老师分享了东北大学在科技工作绩效分配和激励方面的改革措施。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战略发展部部长李畅老师线上作报告

第三位引导发言嘉宾是来自辽宁大学的丁琳琳教授,发言题目为《“破五唯”背景下高校科研体系构建的思考》。她介绍了我国科研评价政策制度从以定性为主到定性定量相结合、再到以多元化创新为主分类评价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关于高校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些建议,比如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强化多元化分类评价导向、积极发展第三方科技评估机构等。


辽宁大学的丁琳琳教授线上作报告

第三位引导发言嘉宾是来自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奔教授,他以《科研评价中主观判断的准确性和公信力-针对“破五唯”的思考》为题,讨论了如何加强主观评价的公信力,并将“破五唯”从科研评价类推到其它领域,进一步分析了“破五唯”的必要性。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奔教授线上作报告

然后,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赵奕楠博士做了特邀发言,发言题目为《破“五唯”后,评价标准怎么立》。她从医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分享了人才和科研成果评价的一些改革措施,包括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多轨道分类评价、多维度综合评价等。


中国医科大学的赵奕楠博士线上作报告

最后,来自百度视觉技术部的钦夏孟博士做了题为《多样化评估的思考》的特邀发言。他从问题来源、解决方案、收益构成和评估方式四个角度分析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差异,指出了科研成果落地应用的重要性,为科研成果评价“破五唯”提供了新思路。


百度视觉技术部的钦夏孟博士线上作报告

引导发言结束后,论坛进入思辨环节,围绕“五唯”的由来、“破五唯”的出发点、方式方法、要不要立新标等问题,与会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了精彩的探讨和思辨。

议题1:为什么会出现“五唯”?现在为什么要“破五唯”?

观点1: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五唯”指的是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在新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五唯”指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可见“五唯”现象在基础教育和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本质是指用量化指标简单粗暴的衡量成果和人才。“破五唯”的出发点之一是让学术界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实际产业需求,而简单用几个维度的指标来衡量人才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观点2:“五唯”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不符合我国发展现状了。“破五唯”可以产生“鲶鱼效应”,通过打破旧的体系,重新激活学术界的活力,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

观点3:在高校的职称评审中,曾经构建了一套以论文、奖项、项目等量化指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更倾向于选拔全能型人才。后来,针对某一方面成果特别突出的科研人员,引入了破格晋升机制,这是“破五唯”思想的体现。然而,“破五唯”不应该简单地废弃相关标准,而要更深入地思考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和学术评审中的行政干预因素,在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上回归学术之上。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学术成果的质量而不是简单地数数,比如现在流行的论文代表作制度,可以更好地体现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鼓励高水平、有价值的成果产出。

观点4:目前,我国的专利、论文数量增长很快,已经实现了世界第一的数量目标,但是在某些关键领域依然很容易被卡脖子。因此,需要重视科学研究的实用性,提升科技对生产力的贡献。“破五唯”是为了把真正的科技力量用到为国为民的服务中,实现科技强国。

议题2:“破五唯”破的是“唯”还是“五”?应该是先立后破,还是先破后立?

观点1:“五”是方法手段,可以增加评价维度、优化改进、提升水平要求。但更关键的是“唯”,代表了教条主义、生搬硬套、一刀切的思想,需要破除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

观点2:科研人员评价体系是一种事后评价方法,同时也起到标杆和导向作用,目标是真正选拔出有才华的人才。“破五唯”一方面源自政策导向,鼓励大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展开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研究,促进以应用需求端为导向的研究。另一方面,“五唯”是以一把尺子衡量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才选拔,很难体现公平公正性。从这个角度上,“破五唯”的关键在于破除“唯”。

观点3:“五唯”对科研生态的负面影响使得破除“五唯”成为当下的共识。然而,“破五唯”之后如何“立新标”、如何将改革措施真正落地、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是一个挑战。因此,“破五唯”和“立新标”应当并举。

议题3:遇到的“破五唯”手段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孰优孰劣?

观点1:不同学科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很难用统一的方式来评价。从计算机学科来看,推出了本学科的推荐期刊和会议列表,可以辅助评价老师的科研成果。未来希望进一步细化分类,引入一些偏向于教育教学或产业应用的期刊,可以帮助教学型老师、工程系列的老师发表相关成果。

观点2:完善评价体系本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跳出指标来看,真正思考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可以从更高层的角度看待如何“破五唯”的问题。从远期目标上,将科研人员的研究内容牵引到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面向国际前沿研究这两个方向上。另外,区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等不同类型的研究者,对从事基础研究人员重点考核高水平论文和代表作,对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人员重点考核在攻关重大项目时解决了的实际问题和标志性成果。

观点3:近年来,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等活动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智库、成果转化、科教协同育人、师德师风、教师培养体制完善等方面,从更多维度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观点4:“破五唯”的一个手段是增加维度,比如成果转化。但是,一些未经转化的中间成果是不好评价的。例如计算机学科推出的期刊列表,根据研究方向将一些业内认可的高质量期刊会议推荐出来,而不是简单地看SCI分区。但是这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内卷,大家争相发表顶刊、顶会,产生“唯列表”现象。

观点5:“破五唯”对科研人员和高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我观察,周围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热情并没有削减,相反,代表作制度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人以高标准和高质量来要求自己的科研工作,深入研究某些领域,花费更长的时间来产出更高水平的成果。

议题4:“破五唯”后,要不要“立新标”?会不会产生新的“唯”?

观点1:“破五唯”之后需要确立新的导向和标准来指导学术界的科研工作。至于会不会产生新的“唯”,取决于新的标准体系如何构建。

观点2:关键看“立新标”的主导方。如果以行政为主导来管理和评价科研工作,那么定量评价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即使引入了更多的维度来评价,也难免产生新的“唯”。如果从行政管理的手段做宏观调控,具体细节交由行业内的人员来制定,那么可能就不会产生新的“唯”。

议题5:“立新标”又不产生新的“唯”,要靠“政”还是“策”?

观点1:在整个产业链中,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定位来立标准。研究型高校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应用型高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所以两者对人才评价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立标准的过程中,从行政角度看是“政”,从细节操作上来看是“策”,需要从学校层面形成一个制度保障,使得“政”和“策”相互之间产生正面影响。

观点2:目前从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政”的角度给出了大方向,但没有给出涉及具体“策”的指引和框架。目前,各高校实施的政策各不相同但是又趋近。到底应该在什么范围内破、破到什么程度,各高校也在摸索,破的多了不容易评价,破的少了起不到效果。所以,未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政”和“策”协同发力。

观点3:“五唯”已经成为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篇论文可以用于申报项目,申报奖项、申报“帽子”等多件事情中,那么由此带来的资源是否符合本身科研工作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应当将学术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透明化,加强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把资源和产出做一个有效的匹配。未来,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建立符合个性化目标的评价体系,既要依据国家标准,又要发掘自身特色,关键是要实现学术治校、特色治校、弱行政。

此次活动历时4个小时,于当日22:00左右结束。通过与会人员的深入讨论,形成以下观点:

1“破五唯”的本质是扭转“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刀切”的科研评价导向,所以不能采取“唯”的方式来“破五唯”,不能完全抛弃原有指标。

2、“破五唯”之后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多元化、多层次的分类评价体系,鼓励高水平研究和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研究。

3、高校应立足自身定位和发展需求,在国家既定方向的指引下,制定符合个性化目标的评价体系。

4、“立新标”既要靠“政”,也要靠“策”,“政”和“策”应该相互呼应,“政”指导“策”,“策”支撑“政”。


热门动态
2022-12-06
工业互联网是支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关键基础设施,包...
2022-12-01
工业互联网是支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关键基础设施,包...
2022-11-09
俄乌军事冲突自今年2月正式爆发以来,双方势力在战场上的对峙已...
2022-10-30
基于目前高校对于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别越来越明显...
2021-11-09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高质量升...
2022-04-12
2020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起草了《关...
2021-10-19
自2020年2月以来,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助推互联网...
2021-09-20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企...
2021-08-29
2020年底,中科院、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出台...
2021-07-04
在新一轮技术变革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应用于各个领域,其...
2020-06-18
第十届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精英大会(CCF YEF2020)分论坛《如何通...
2020-06-18
“泛在智能环境下的移动计算论坛”技术论坛成功落下帷幕 (2020-6-7) 2020年6月6日下午,CCF YEF 2020大会的第二天,以沈抚新区为主会场、北京为分会场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
2020-04-28
论坛引导报告分享:(点击阅读) 非重症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
2020-04-20
2020年4月7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沈...
2019-11-26
(2019-11-22) 2019年11月22日上午,CCF YOCSEF沈阳在辽宁省肿...
2019-09-03
以“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成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的新战力?”为主题的2019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论坛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2019-07-21
如何提升成员能力?YOCSEF沈阳精英训练营之领导力锻造走进东软-...
2019-06-09
官方论坛编号:CCF-19-YOCSEF沈阳-1F1、网易新闻链接(点击)相...
2018-12-26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深...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