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重庆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Chongqing)
CCF YOCSEF
于2022年11月05日(星期六)14:30-17:30
线上地址:腾讯会议码909-875-921
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低代码是开发者的未来么?
论坛编号:CCF-YO-22-CQ-2FV
低代码(Low Code)是一种可视化的应用开发方法,用较少的代码、以较快的速度来交付应用程序,将程序员不想开发的代码做到自动化,称之为低代码。低代码是一组数字技术工具平台,基于图形化拖拽、参数化配置等更为高效的方式,实现快速构建、数据编排、连接生态、中台服务。通过少量代码或不用代码实现数字化转型中的场景应用创新。
低代码甚至无代码就能开发出应用,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应用开发领域终极幻想。近两年来,自各大龙头企业相继落子“低代码”应用市场之后,低代码这个领域得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低代码的好与坏在软件行业也掀起了讨论热潮。有人说低代码革命来临了,也有人说这炒作有点过了,更有甚者,说低代码可能导致程序员大规模失业。本论坛将邀请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双创及行业公司等领域专家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程 序
14:30-14:35 主持人开场,嘉宾1介绍
14:35-14:45 引导发言1:赵秀雯 腾讯云微搭低代码教育行业负责人
题目:我们为什么要做低代码?
14:45-14:55 引导发言2:吕东 中国工业通讯协会5G专委会副主任
题目: 5g -PLC 及低代码平台如何促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14:55-15:05 引导发言3:何俊 上海市互联网协会人才培养工作组组长
题目:降低数字创新门槛,让创新创意更简单
15:05-15:15 感谢嘉宾,集体线上合影
15:15-17:25 自由思辨
17:25-17:30 活动总结
议题一:低代码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程序开发到下一阶段的必然趋势?
观点嘉宾:朱展
早在很久之前,低代码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它的名字是“可视化编程”,只不过它以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近两年,大量IT巨头和资本的加入,低代码平台市场突然开始火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低代码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程序开发已经进展到下一阶段的必然趋势?
议题二:大学教育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否应该用低代码课程替代现有的程序设计课程?
观点嘉宾:黄浩
当前很多非计算机专业(如自动化、通信,甚至机械、经管)都开设有基础的程序设计课程。对于这些专业的同学学习程序设计更侧重于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低代码课程更偏重应用,学习更加简单高效;
但同样的,低代码相对门槛较低,本科学校尤其是重点本科学校的学生如果放弃现在的程序设计课程而去学习低代码,在就业市场上面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能会失去就业优势。
议题三:低代码会导致程序员失业吗?
观点嘉宾:曾强
一方面,低代码的普及,让很多原本需要大量开发人员的工作变成少量开发者就能完成,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低代码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升了原本的工作效率,同时创造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使程序员变得更加强大。
执行主席:
邓远飞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CCF YCOSEF现任AC委员
从事教育工作9年时间,主要从事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产业学院、科研合作、国际化办学、以赛促教等领域都拥有标杆案例。
张扬 重庆崇锐科技有限公司 CCF YCOSEF现任AC委员
重庆西南信息产业集团重庆崇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知识工程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多次参与国家、市级项目,研究领域多源异构数据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方向。
嘉宾介绍1:
赵秀雯,腾讯云微搭低代码教育行业负责人,目前负责腾讯云微搭低代码在高教行业的合作落地。参与微搭低代码从0到1的建设,对国内开发者生态有深入的见解。
目前已超过300万开发者使用腾讯云低代码系列产品,已服务教育、零售、政务、交通等多个行业,帮助客户以更高效的开发方式灵活应对应用需求变化。
嘉宾介绍2:
吕东,曾经服务于施耐德电气、华为、天津大学 等单位,现工作于姚建铨院士的天津智慧物联信息研究院、天津腾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作及科研成果:
致力于下一代工业控制系统开发,即融合OT、CT、IT技术的“边云结合控制系统”,自主开发的“边云结合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交通、农业、城市更新,同时服役边防(中越边境)、冬奥、高铁、码头、地铁等国家重点项目,2021年立项获批主导人社部《5G工程技术专业证书》的修订。
嘉宾介绍3:
何俊,现任上海市互联网协会人才培养工作组组长,瀚林产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
曾任职爱立信、中船重工、中兴通讯等企业,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工作,在业内最早提出端到端优化的概念,开创使用数据建模分析的方法进行移动数据业务全生命周期监测和优化的先河。
长期参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以产业视角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协助多个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8421”职业管理体系、“双园制”产教融合等新模式,在双创领域拥有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