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西安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Xi’an Branch
CCF YOCSEF西安
主题:学硕是否高专硕一等? 中国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的亦幻亦真
(编号:CCF-Yo-23-007)
论坛背景:
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研究生分类培养提出了总体要求。现实中根据成绩优先选择学硕的情况并不鲜见,学硕专硕“打通”培养的操作也不足为奇,学硕与专硕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那么,学硕与专硕的分类培养应如何落到实处?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承办单位:CCF YOCSEF 西安分论坛学术委员会
议程安排:
时间 | 内容 |
8:00-8:30 | 签到 |
8:30-8:35 | 论坛背景介绍 |
8:35-9:05 | 引导发言 |
嘉宾1:陕西省研究生教指委委员 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王斌 题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评估(10分钟) | |
嘉宾2: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陈彦萍 题目:学硕VS专硕—学之背后的理念转变(10分钟) | |
嘉宾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陕西教育行业代表 李倩 题目:研究生不同能力模型在企业中的定位与发展(10分钟) | |
9:05-9:15 | 合影&茶歇 |
9:15-12:15 | |
论点1:现有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目标与结果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60分钟) | |
论点2:学硕与专硕的区别,是人为的理想期望,还是社会的现实需求? (60分钟) | |
论点3:如果学硕与专硕分类培养是社会的现实需求,应如何落到实处? 如果不是,应如何改进培养方案?(60分钟) | |
12:15-12:20 | 论坛总结 |
引导嘉宾
王斌,陕西省研究生教指委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药双链融合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医药脑健康产业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药理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的方药研究,曾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等5项科研课题,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及新药开发,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奖励6项,主编及参编《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学》《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丛书》《中药药理学》等著作教材20余本。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陕西省中医药优秀中青年人才等奖励。
陈彦萍,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CCF 杰出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7.7月~至今在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曾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项目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著名国际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五十余篇。研究方向为:服务计算,数据表示,网络管理等。
李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陕西教育行业代表,主要负责联合人才生态体系跟高校共建产教融合育人基地,推进华为在高教智慧校园、XC、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
特邀嘉宾
梁军利,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04和2007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2至201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2014年和2019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现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雷达信号处理、机器学习、6G等。获得了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华为火花奖、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西北工业大学翱翔青年学者等荣誉与奖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KW项目、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配套项目、华为企业课题等。作为第1或通信作者在IEEE Trans.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Processing,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等IEEE Trans会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孔令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规划教材第一作者,CCF杰出会员,CCF YOCSEF上海主席。主要从事物联网领域研究,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90余篇,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11项,3篇ESI高被引论文,谷歌学术引用6000余次。先后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IEEE TCSC青年学者奖,ACM上海新星,CCF青年人才发展计划荣誉奖项。
执行主席
折延宏,理学博士,西安石油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高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逻辑专委会委员、知识工程与分布式智能专委会委员以及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委会委员。曾于2013.12-2015.01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Regina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主要从事不确定性推理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Mathematical Logic Quarterly》、《Fuzzy Sets and Systems》、《Information Sciences》、《数学学报》、《软件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其中SCI检索40篇,论文被引用近1000余次;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曾获得陕西省数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赵明华,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化管理处处长,陕西省教育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CCF杰出会员,CCF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CCF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CCF YOCSEF 西安2022-2023副主席,CSIG高级会员,CSIG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CSIG三维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女科技工作者学会理事,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图像识别、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10余项。
会议时间:10月21日上午8:00-12:30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