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西安
2020年6月14日
CCF YOCSEF西安技术论坛
青年学者现身说法,助力研究生成材----如何在研究生期间做出高水平研究工作?
面对人工智能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育培养,促进青年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和共同提高,本次论坛将以研究生教育为支撑点,从研究生、导师等角度展开讨论。博士研究生是可塑性最强的科研群体,从牛刀小试到渐入佳境,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之路漫漫。从柳暗花明到厚积薄发,博士研究生的成材离不开导师的循循善诱和科研氛围的熏陶。人才的培养需要育才,更需要育人。导师在与博士生共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因此,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培养的博士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最终影响其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高度。研究生导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指导不同资质的学生做出高水平研究工作变得至关重要。CCF YOCSEF西安将于2020年6月14日在线上举办CCF YOCSEF西安线上论坛“青年学者现身说法,助力研究生成材----如何在研究生期间做出高水平研究工作?”
论坛有关信息如下:
1. 论坛日期
2020年6月14日14:00~19:00
2. 地点:线上微论坛,视频会议。
3. 议程安排
13:45—14:00 线上入场签到
14:00—15:30 引导发言:青年学者现身说法
嘉宾:王鹏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题目:谋其上者得其中,谋其中者得其下:指导科研新手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一些经验
嘉宾:刘嘉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题目:志当存高远-科研中的motivation
嘉宾:李豪副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题目: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发表高水平论文体会
15:30—18:00 思辨环节
讨论话题:
Ø 博士研究生导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指导不同资质的学生做出高水平研究工作。
论点1: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地严格要求,因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要求不会因为学生“材”的不同就发生变化,所以指导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即瞄准所在领域关注的痛点与卡住领域进步的问题,即高起点严格要求。
论点2: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基础,擅长的点也有侧重,比如有的学生擅长写代码,有的学生擅长数学与统计,那么对于擅长写代码的同学可以引导做应用性的研究,擅长数学与统计的同学可以引导做理论性的研究,都可以做出高水平的研究。
Ø 博士研究生初期阶段,发论文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还是宁缺毋滥保证质量。
论点1:博士研究生初期应该循序渐进,先入门掌握做研究的基本流程,从挑战性一般的问题入手,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不从一开始就追求论文的层次。
论点2:博士研究生从一开始就要瞄准有挑战性的问题,瞄准领域关注的核心痛点问题,以高水平的文章为目标,宁缺毋滥一直保证高水平的论文质量,基本就瞄准A类会议与期刊。
嘉宾简历
王鹏教授
王鹏,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分别于2004和2011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6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7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和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并加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担任教授、博导,同时担任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助理。本人长期致力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TPAMI、IJCV、TIP、CVPR、ICCV、AAAI等CCF A类期刊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
报告人:刘嘉副教授
刘嘉,2018年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现任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与图像理解。在IEEE TNNLS、IEEE TEVC、AAAI、IJCAI等期刊和会议累计发表论文近30篇。
报告人:李豪副教授
李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入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菁英人才计划,2009起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学士和博士学位,2019年留校工作并聘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目标演化学习与优化理论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课题,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等国际期刊和《AAAI》,《IJCAI》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执行主席:武越
武越,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CCF YOCSEF西安副主席(2020-2021)、学术秘书(2019-2020)。2007年起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学士和博士学位,2016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2019年晋升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高水平SCI期刊和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篇ESI高被引论文。申请和授权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等项目。2018年获得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二完成人)。应邀担任了BIC-TA 2016和ECOLE 2017的Registration Chair、CCF第六届大数据学术会议的出版副主席等。
执行主席:尹小燕
尹小燕,博士,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YOCSEF西安分论坛副主席,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ACM西安分部理事。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无线网络、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与拥塞控制、群智感知、社会网络分析与数据处理等,在IWQoS、 MobiHoc等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与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软件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了系列研究成 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陕西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
执行主席:徐悦甡
徐悦甡,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系支部委员,软件工程卓越班课程负责人、班主任。2016年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尹建伟教授,博士期间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进行联合博士培养,导师为Bing Liu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专委,YOCSEF西安分论坛AC委员。一直从事自然语言理解、推荐系统与服务计算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10余篇,包括ESI高被引、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中科院1区)、ESWA(中科院2区)、EAAI(中科院2区)、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ICSOC、CollaborateCom等。担任IEEE TSC、Knowledge-based Systems、Neurocomputing、Wireless Networks、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等期刊或会议的审稿人,担任ICDCS 2017/2018等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重点实验开放课题、重点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等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参与方式:
会议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