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CCF > CCF创建60周年

马歆:互学互鉴 共同成长 | CCF创建60周年文集-22

阅读量:403 2022-07-04 收藏本文

2021年6月,中国计算机学会女计算机工作者委员会(CCF女工委)在宁波举办了2021年度委员大会。这是新冠疫情之后,首次在线下正式举办的女工委委员大会,我与近40位女工委委员回顾了过去一年中CCF女工委的工作成绩,展望了未来的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作为女工委主任,当我亲手将“女工委委员聘任书”与“年度CCF女工委最美贡献者荣誉证书”交到委员们手上时,我倍感自己重任在肩,需要更加鼓励、团结、引领、动员CCF女工委委员,共建一个多元包容的分享、交流和协同发展的平台。

 

CCF女工委主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马歆主持2021CCF“计算之美”学术大会

回首过去,我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已经结缘15年。“互学互鉴、共同成长”,是我推动CCF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携手同行的关键词。

一个共同的目标:持续予力青年人才发展

2006年,我与CCF初相识,那时它正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力量与支持。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国内计算机科学学术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存在,时任CCF秘书长杜子德主动来到研究院寻找合作机会。不过,我们并不想只做简单的一次性合作,希望可以通过双方更长远的携手同行,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思考了合作定位之后,CCF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设立了第一个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即“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简称CCF优博奖)。那时,国内虽然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但每年计算机领域的获奖博士和论文却屈指可数。因此我们共同设立“CCF优博奖”,专门对博士期间取得优秀成绩的计算机领域学生进行表彰,以此鼓励计算机科研领域更多新鲜血液进行创新探索,同时也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持续发展建立起人才储备。

第一次愉快的合作经历,鼓励我不断思考如何与CCF开展更长远的合作。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铸星计划”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一代青年学者而设立的,该计划专门针对“博士毕业五年以内的学者”设立。因此,在支持“CCF优博奖”的同时,我们开始与“CCF优博奖”的获得者建立联系,并通过“铸星计划”为他们提供持续支持。截至2020年,已经有17位“CCF 优博奖”获得者通过“铸星计划”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结成“星搭档”,参与到微软的前沿研究项目中。此外,研究院还通过科研项目上的广泛合作,与青年学者们共同探索前沿科技的更多可能。

当然,微软亚洲研究院对于青年学者的支持与培养,绝对不仅限于“CCF 优博奖”获得者。例如,通过CCF专业委员会的活动,我的同事结识了南京大学的卜磊老师,并直接邀请他加入了“铸星计划”项目,此后他一直与微软亚洲研究院保持着长期深入的合作。目前,卜老师已经成为CCF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能见证和助力卜老师在CCF中的快速成长,我们也倍感荣幸。

2009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开始设立“CCF优博论坛”,以加强学术交流,帮助国内优秀青年学者成长。微软亚洲研究院自论坛设立之初便积极参与,12年来持续为“CCF优博论坛”提供多方面支持。一年一次的优博论坛,作为优博们见面聚会、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活动,我都会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参与论坛设计、邀请合适的讲者、设计别出心裁的环节。例如,在2021年优博论坛现场,我组织了“铸星夜话”学术交流座谈,邀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和青年学者们品茗交流,畅谈学术与生活。

 

“CCF优博论坛”2021年在成都召开

创新生多元,多元助创新

“创新”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关键词之一,这一点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可谓志同道合。在研究院,我们希望能在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学术界不断进行创新尝试。加入CCF的15年,我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很多创新举措带到了CCF,助力CCF活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CCF本身的创新变革。

2010年,我与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的周明老师共同牵头举办了第一期以自然语言为主题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学科前沿讲习班 (ADL)。从内容到讲师,我们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活动时每天人员爆满。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后来的ADL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组织形式和环节设置。后来,其他学会也争相模仿此次ADL的举办模式。

2017年,我作为发起人推动微软亚洲研究院和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合作召开了首届CVPR论文分享会,这是后来很多顶会论文分享活动的最早探索,也是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的首次尝试。自第一届举办起,CVPR论文分享会的参会人数逐年增加,到2019年,线下人数已由260人增加到了350人。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活动从线下转为线上,在线观众人数更达到5.3万。5年间,CVPR论文分享会共邀请了103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学者前来分享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的前沿成果,有超过200位学生在CVPR论文分享会的Poster环节展示了其研究成果,线上线下共影响近12万人,大大促进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2020年,我荣幸当选为CCF女工委主任,我也愈发感到责任重大。其实我已参与女工委工作多年,自2017年加入女工委,我陆续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多个成功项目带到了CCF和女工委,更将“助力下一代女性计算机人才培养”设立为CCF女工委未来四年的发展愿景之一。例如,通过CCF平台在国内高校学生中的强大影响力,我让微软亚洲研究院的Ada Workshop影响和帮助到了国内更多的学生,带领他们探寻女性榜样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学生面临着找工作难的困境,尤其是女生在获得计算机领域工作时更稍显弱势。作为女工委主任,我通过与学生们深入沟通,了解到她们的需求之后联系了微软、阿里、滴滴、英特尔、字节跳动等企业,在2020年5月共同举办了“发现与绽放——‘计算之美’女性职业发展沙龙”,帮助计算机领域的女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针对求职过程中如何避雷、如何准备面试、初入职场如何快速成长等问题给予指导,以期助力她们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CCF女工委还联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女工委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女工委,组织了面向下一代女性学生的成长活动。2021年5月,该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了第一期,每个女工委都邀请了一名女性演讲人分享她的成长历程,并在线上回答参与者的问题。此次活动反响热烈,所以我们也开始策划组织线下活动,让更多女性可以参与其中。

愈发多元化的活动也促进了CCF品牌活动——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的革新。2021年CCF让会员自己定义CNCC,把CNCC做成真正对中国计算机领域学生、老师、从业者都有帮助的活动。为了更好地策划组织CNCC上的各项论坛、活动,包括我在内的委员们做了很多微访谈,采访了大量人群,以了解他们心目中CNCC的样子,从中听取意见。我们相信每一次的小变革,都能够促进CCF向前持续发展。

催生共赢合作,促进学术共同体建设

身为“常驻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微软员工”,我努力发挥着催化剂和推动者的作用,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鼓励身边的同事们积极参与CCF的活动,分享前沿趋势与成果,加强微软亚洲研究院与CCF之间的联系,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过去十几年中,微软亚洲研究院深度参与CNCC及CCF的其他多个学术活动,沈向洋博士、洪小文博士、郭百宁博士等来自微软的专家们多次成为大会的特邀报告嘉宾。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谢幸加入了CCF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现已成为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CCF会士、CCFADL 2021工作组成员。此外,还有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姜大昕、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博士和张冬梅博士等二十余人也都参与到了CCF各个工委、专委、活动、大会中。

梅宏理事长正带领CCF探索实现“企业化”“行业化”和“国际化”的目标,将CCF打造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计算机领域学术共同体。国际化,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家跨国科技企业,微软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国际化优势,帮助CCF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社团。

中国计算机学会已经走过60年风雨,在未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将继续与CCF携手同行,紧密合作,为打造更好的学术共同体持续努力,为推进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马歆

CCF常务理事、女工委主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负责制定和开展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地区高校、学术机构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