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聚焦

CNCC | 光辉的历史印记: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与博物馆筹建

阅读量:69 2024-09-04 收藏本文


图片



技术论坛简介:

光辉的历史印记: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与博物馆筹建

举办时间:10月25日下午

地点:圆明新园秋苑 教室区(西2)

注:如有变动,请以官网(https://ccf.org.cn/cncc2024)最终信息为准


图片


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台国产计算机诞生以来,中国计算机产业从无到有,走过了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与设备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何保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源,成为了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目前,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系统性、全面性和普及性上仍存在不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第一手资料和亲历者的口述历史面临着流失的风险,急需通过科学的手段加以保存,如何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教育推广,也成为当前计算机历史研究与CCF计算机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以CCF计算机博物馆筹建为契机,讨论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通过CCF计算机博物馆形式展现历史的价值。论坛将就早期中国计算机的研发和应用历程、重要的技术突破、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珍贵实物的保护与展览、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论坛亮点

中国计算机技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历史资源保存与传承的重要性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CCF计算机博物馆筹建的意义





论坛日程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单位

1

1984:以应用为重点,计算机推向全国

徐祖哲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2

中国互联网30年(1994-2024):互联网初心与未来

方兴东

浙江大学

3

从藏品到文化——穿越时空的计算器具

谭丽娅

合肥子木园博物馆

4

浅析中外计算机类博物馆的历史、现状与社会功能

焦郑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5

复古计算:以科技历史驱动文化创意产业

周蓬岸

中国美术学院

6

Panel环节

徐祖哲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方兴东

浙江大学

谭丽娅

合肥子木园博物馆

焦郑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周蓬岸

中国美术学院





论坛主席



图片

司宏伟

CCF计算机历史工委主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技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世界计算技术史、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工业遗产与科学博物馆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出版计算机科技史学术专著1部,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新闻奖一等奖1项。











论坛共同主席


图片

李元章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CCF计算机历史工委执行委员、嵌入式系统专委执行委员,博士。现为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安全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军科委、装发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项目。在相关领域发表了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获省部级奖励2项。











论坛讲者


图片

徐祖哲

中国计算机史研究者,高级工程师

北京邮电学院通信自动控制专业毕业,曾在哈军工计算机研究室参加首台长途自动电话计费计算机研制,从事通信工程建设和计算机应用获多项部省级一二三等奖,曾任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著作《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报告题目:1984:以应用为重点,计算机推向全国


报告摘要: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工业总局提出以应用为重点,作为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方针,为计算机科研生产和应用部门接受,调整服务方向,改变工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对外开放。计算机从面对国防、科研服务转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服务,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科学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1984年就形成了计算机应用的高潮,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图片

方兴东

浙江大学教授,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5年),浙江省文科领军人才(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信息伦理工作组(IEWG)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媒体与国际传播、数字经济与治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等。出版《IT史记》、《互联网口述历史》和《欧拉崛起》等互联网相关著作30余部,是国内网络治理、互联网反垄断、博客、Web 2.0、超级网络平台、数字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最早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之一。


报告题目:中国互联网30年(1994-2024):互联网初心与未来


报告摘要: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连接世界的新纪元。经过30年发展,中国互联网成为巨大的网络生态系统,深刻改变全球科技和发展的格局。在全球技术变革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互联网以年代为阶段,划分为1990年代Web 1.0阶段、2000年代Web 2.0阶段、2010年代移动互联阶段和2020年代智能物联阶段。通过分析四大阶段的更迭,厘清中国如何通过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深化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凸显互联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互联网自诞生之初,便以开放和平等为价值理念,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这正是互联网最为珍贵的精神所在,也是其引发革命性变革的根本原因。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经验表明,网民和人民的力量对互联网发展、国际传播拓展、国家软实力提升和网络治理现代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互联网要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图景,超越固有的“14亿人思维”,以新的“80亿人思维”推动全球化进程,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图片

谭丽娅

合肥子木园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合肥子木园博物馆馆长,九三学社社员,副研究馆员。合肥市蜀山区两届政协委员。全面负责子木园博物馆运营,博物馆获得了“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对计算器具藏品有深入的研究,编撰了《合肥子木园博物馆计算器具和计算机》一书。受邀在2023年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上做主旨发言。成功策划并且参加两次合肥文博会,2020年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子木园博物馆所保存的多件藏品被CCF认定为中国计算机一类、二类历史记忆。两次受邀到中国科技大学举办计算机藏品科普讲座,同时承担该校研究生的课外指导导师。博物馆的计算器具藏品收到业内外广泛的关注,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报告题目:从藏品到文化——穿越时空的计算器具


报告摘要:介绍博物馆收藏计算器具的起因及重要性,分享相关展品以及这些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计算器具的演进:从古代的算盘、算筹,以及它们如何被用作简单的计算工具。再到近代的计算器及现代的计算机和算法技术。计算器具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探讨计算器具的发展如何推动数学、科学、工程等领域的进步。回顾计算器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图片

焦郑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科学博物馆史、科学传播史与科学教育史、科技政策与科学技术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项、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专项课题等多项,出版专著《科学传播视野中的科技类博物馆》,发表各类学术文章30余篇。担任《中国科学技术馆译著书系》专家组成员。


报告题目:浅析中外计算机类博物馆的历史、现状与社会功能


报告摘要: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公众系统理解科学技术的历史、深入思考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未来有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公众的社会文化机构,是承载计算机发展独特产业文化的载体之一。聚焦中外计算机类专业博物馆,以及宏观意义上的科技类博物馆中的计算机相关展陈的历史、现状与特征,基于案例讨论计算机类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发展建议,以启发学界和公众对计算机相关历史、计算机类博物馆的关注。







图片

周蓬岸

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数字媒体研究者,新媒体艺术家,“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站长。从2016年起开始创作的知乎专栏“古董电脑室”,是中国第一个介绍海外技术文化社群,特别是复古计算和演示场景等内容的自媒体,通过写作、翻译和线上内容创作,促进中国科技文化社区与世界的连接。2018年开设“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成为中文互联网第一个在线交互式电脑博物馆。2019年起开始尝试通过创作探索科技文化现象与当代艺术的交互影响,专注于将老式电子媒介和现代编程工具进行组合,创造出“视旧如新”的独特体验。


报告题目:复古计算:以科技历史驱动文化创意产业


报告摘要:从2010年以来,复古计算社群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从怀旧的、面向技术发烧友的小众爱好,转变为面向大众、特别是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新型文化活动。目前,全球复古计算社群的发展资源相当程度上来自科技产业之外,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以复古计算为主题的展会、节庆、影视、书刊等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同时一类直接面向大众、而非技术发烧友的文创衍生品,如缩微版复古电脑和游戏机也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这些产品不一定由复古计算爱好者开发,也未必忠实于老式计算机的功能和样式,但它们都从科技历史的碎片中提取了“风味”并融合到自己的产品中。以文化要素为核心,复古计算社群得以在圈层外部产生持续的社会效益,使其内容“出圈”、并获得了更广泛的公众认可。








关于CNCC2024


本届CNCC将于10月24-26日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举办,大会主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计算引领未来”。CNCC是一个宏观论述技术趋势的大会,具有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等特点,会议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大会论坛、技术论坛、特色活动及展览。大会为期三天,汇聚图灵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内外顶尖学者、知名企业家等亲临大会,展望前沿趋势,分享创新成果。ACM、IEEE CS、IPSJ、KIISE等国际计算机组织的代表也多次获邀现场参加这一盛会。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