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747:曹健、张亮走进杭州师范大学
2019年12月10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杭州师范大学。CCF高级会员、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曹健教授和CCF高级会员、CCF协同计算专委委员、复旦大学张亮教授分别为师生们带来题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和“跨界服务中的机制创新与价值创新”的精彩报告。活动由CCF专业会员李文娟老师主持,国际服务工程学院院长谢琪教授、科研副院长王奔教授、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约150人共同聆听了报告。
谢琪对两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CCF走进活动表示由衷感谢。谢琪说,CCF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影响力的组织,CCF走进高校活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谢琪讲话
接着进入正式报告环节。曹健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服务无处不在”,服务既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计算范型。而伴随着服务发生将催生大量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充分提高再次服务各环节的智能性。曹健通过案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提升服务过程的智能性。张亮则指出跨界服务是一种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的服务模式。相对于传统跨组织协作、企业应用集成和服务计算,跨界服务场景呈现了一种开放环境的即时性跨组织协作需求,迫切需要探索其跨界服务的机制创新,并期望带来相应的价值创新。张亮结合其课题组目前在研的课题,介绍了跨界服务研究领域的背景、技术挑战和研究进展。
曹健作报告
张亮作报告
报告会全程,参与的师生均非常专注,表现出对讲者和报告内容的极大兴趣。会后,讲者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两位教授风趣睿智的回答引得现场笑声掌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参与的师生纷纷表示:报告会开拓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指引了有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将受益匪浅。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互动交流
报告会现场
听众感言
罗瑞劼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服务工程学院2019级计算机
曹健老师从“无所不在”的服务出发,提到了服务大数据的产生,利用大数据可以增强服务的智能性,比如进行服务运行优化、服务优选和服务组合优化。他通过大量案例,包括社交网络、自动驾驶、交通路况播报、机票个性化推荐等说明了服务智能化的方法,并对智慧服务的基础架构和设计开发运营方法进行了展望。张亮老师则首先从跨界服务的概念谈起,指出跨界服务打破了传统的跨组织、企业集成和服务计算,是开放环境的新需求。张老师以他们团队正在做的课题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课题为例,详细介绍了跨界服务质量优化和价值提升等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报告,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很多,原来服务领域竟然有这么多的研究工作可以做。
贺晨媛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2017级国际商务
何其荣幸我聆听了上海交通大学曹健教授和复旦大学张亮教授带来的学术报告。两位老师的讲座使我对互联网方式下的新型服务有了全新认识。曹老师提出通过对服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来提高服务过程的智能化,通过在服务交互中引入中介商,来协调服务买卖关系,这一新颖的服务架构和解决思路使我受益匪浅。张老师提出的跨界服务理念颠覆了我以往对服务提供的认识,然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服务市场中生存,服务供应链中的企业要想获得好的服务收益,必须要不断改进服务联盟和服务响应方式。
杨燕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2019级国际商务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CCF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组织,没想到大一能在我们学校听到CCF走进高校系列讲座。上海交通大学曹健教授和复旦大学张亮教授的两场主题报告尽管学术性很强,但是深入浅出,即便没有很多领域相关知识,也能听得明白。曹老师以他们课题组跟携程的合作项目为例,讲解如何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内容推荐,比如酒店机票等,让人耳目一新。曹老师不仅介绍了推荐的传统方法——协同过滤算法,也介绍了其课题组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他指出在推荐系统中往往存在数据稀疏问题,并展望了可行的解决思路。张老师的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介绍的跨界服务、服务协同在物流系统(船运)的应用案例。很明显如果能够实现针对开放环境的即时性跨组织协作,则供应链中的实体都能带来价值的提升。张老师的研究内容我觉得具备很大的研究价值。
讲者简介
曹健,CCF高级会员,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常委、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数据分析,网络与服务计算,协同信息系统。近五年来主持项目近30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并和携程、上港集团、瑞金医院等单位进行合作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60多篇。
张亮,CCF高级会员、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工作涉及多媒体数据管理、XML数据管理、数字图书馆、Web服务和业务流程管理BPM。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机-物协同服务计算、支持即时虚拟组织的流程协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多方共赢跨组织流程协作。现任ICSOC Steering Committee委员,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指导委员会成员,曾任ICSOC 2013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ICSOC 2012联合总主席、首届中国业务过程大会CBPM的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数据库大会NDBC 2011的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在服务计算和BPM研究中,与美国加州大学的苏建文团队、澳大利亚麦格里大学的杨坚团队、爱沙尼亚Tartu大学的Marlon Dumas团队合作,在CPS/IoT服务研究中,与芬兰Aalto大学的 Hong-Linh Truong团队合作。其研究工作受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