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聚焦

刘爱民:吕梁随笔 | CCF创建60周年文集-36

阅读量:260 2022-11-03 收藏本文

每到入秋,总是有件让我牵挂的事情,那就是去吕梁山区扶贫支教。

CCF吕梁教育扶贫项目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2001年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利用CCF的专家资源帮助吕梁地区的教育发展。自2001年起,近20年来,CCF每年组织吕梁教育扶贫支教团进入吕梁贫困山区开展支教活动(2020年后因新冠疫情暂停),足迹走遍岚县、兴县、中阳、方山、临县、石楼等贫困地区,向当地的中、小学校捐赠电脑、图书、文体用品等,为中小学教师举办讲座、座谈会,在当地举办计算机科普讲座和培训班,并对部分贫困学生家庭进行调查访问,提供一定的资助。

我曾经参与过一些扶贫支教的活动,比如:我们研究所1组织的豫西偃师县扶贫支教活动,中央老干部志工委的河北西柏坡、贵州习水县等红色老区扶贫支教活动等。这些活动的经费基本是组织单位筹措的,并有一些相关企业赞助。CCF吕梁教育扶贫项目的组织形式则完全不同:一是项目的经费全部是由CCF会员个人捐献(包括捐赠计算机、图书、文体用品的费用,选派吕梁地区中小学教师进京观摩学习的费用等);二是参加吕梁扶贫支教现场活动的会员,差旅费、住宿费全部自理,伙食费采用A-A制;三是不接受当地政府的招待和礼品。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项活动的志愿者前前后后有120多人,涉及了CCF的北京、山西、河南、广州等多个地方分部和部分专委会,志愿者身份包含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军工集团和央企国企的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民营企业家等。

“请出来”是CCF吕梁教育扶贫项目最具特色的活动。国内绝大部分的扶贫支教活动是“走出去”,以“扶贫”为主,即到贫困地区去,对当地的中小学捐款捐物,建设或修缮校舍。这些活动在十几年前对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CCF吕梁教育扶贫项目也曾经是这样做的。

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贫困地区生活水平提高和教育环境不断的改善,通过近10年的走访和调查研究,CCF吕梁教育扶贫项目认为提高吕梁地区扶贫支教工作的关键不是“扶贫”,而是“扶智”。而“扶智”的关键在于提升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自身素质、开阔教学视野和提高教学水平。自2011年起,CCF吕梁教育扶贫项目开始了“请出来”的活动,即CCF开展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每年在吕梁岚县、兴县、石楼县等贫困地区评选出20名优秀教师,CCF全额资助他们来京开展为期一周的观摩学习与交流活动,与北大附中、北理附中、人大附中、北京第八十中学、清华附中等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座谈,听观摩课,也组织他们去天安门、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名胜,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CCF总部精心筹划和精心组织,使得CCF的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开展的有声有色,各县的主管部门对这个计划予以充分的肯定,“请出来”的教师们也感到受益颇丰。

近10年来,CCF的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已经资助了近200名吕梁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包括一些校长)。CCF教育扶贫项目每年组团去吕梁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和这些教师以及当地主管部门进行座谈交流。每次参加交流的教师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十余人。座谈会上,教师们畅所欲言,谈观摩听课的体会,谈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理解,谈学习的收获和教学的经验,谈对名胜古迹的直观感受和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吕梁优秀教师们都表示,愿意把自己在京期间接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奉献给吕梁山区的教育事业,扎根山区教育,为吕梁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充分体现了CCF组织此项活动的初衷。

我第一次去吕梁,还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我刚从科研管理和市场竞争的一线退出,就和子德秘书长(时任)、明理老师相约,开始了我的吕梁之行。依稀记得我们去了岚县的河口中心学校和陶家村小学。看到那里的中小学的教育情况,实在使人难以言状。一个距省会太原不足300公里地方的陶家村小学,只有一间教室,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一个老师在这个并不十分简陋的教室里教四个年级的课;教室中并不缺少优质的桌椅,孩子们似乎也并不为饥寒所困。但很难想象,这样狭小的空间和几乎枯竭的教育资源,能为这些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开拓广阔的视野吗?能够把这些孩子培养、教育成为有文化、有抱负、有能力的有作为的一代人吗?我们应该有责任为这些孩子们、为这片为中国革命做出无私贡献的土地做些什么。我们祖国的强盛需要一批有理想,有责任,有知识,有能力的建设者,吕梁更需要这样的建设者。

陶家村小学校址

陶家村小学的孩子们

带着困惑、问题和责任,我多次随团到吕梁的应县、岚县实地参与扶贫支教的活动。屈指算来,我和CCF去吕梁,也有了六七次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最深刻的体会是不能把“扶贫支教”当作一般性的慈善活动,而是要赋予其新的内涵,把“扶智”和“扶志”作为重点。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吕梁山区县城的中小学,校园、教学楼条件并不差,教学用的电脑、白板、投影仪等硬件也基本配齐;即使是边远乡村的教学点,教室、桌椅、书本以及就读学生的温饱,应不再是问题。但这里的教学理念、教育设备利用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信息化程度都有待于提高。“请出来”-CCF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应该是“扶智”的一种好方法,CCF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使“请出来”的教师,特别是“关键少数”的校长们,通过为期一周的观摩学习与交流活动,直接接触北京名校的治学治校的理念与教学教育的方法,拓展视野,有助于学校教学教育软件环境的改善。当然,“走下去”—吕梁现场交流也不可或缺,也是“扶志”的具体措施,可以为学生们开拓全新视角。参加现场活动的教授,由浅入深地介绍前沿的科学技术,为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精心准备的科普课堂,寓教于乐地教给同学如何动手装配小型电子装置;特别是从贫困地区走出来的成功的学者和企业家,以他们自身经历讲述的励志故事,总会使孩子们怦然心动。

在座谈会上

CCF在吕梁扶贫支教活动,可谓亮点多多:学会的子德秘书长(时任)生动励志的讲演;CCF山西精心准备的科普课堂;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明理老师一年年积累下来的栩栩如生的照片;广州臧根林老师为贫困儿童家庭团聚所做的不懈的努力;郑州的王嫣老师的《孩子们眼中的大数据》……当然最大的亮点就是CCF二十多年不求名利地坚持“走下去”“请出来”,以及那份脚踏实地的执着。



在CCF吕梁教育扶贫活动开展到第20个年头了。作为学术共团体,除了为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服务,CCF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国之根本的教育入手,利用学会的平台,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力求改善吕梁山区的教育质量,做了一件于国于民有意义的事,可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毫无疑问,所有去过吕梁,参与过CCF吕梁教育扶贫活动的志愿者,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我们在CCF与吕梁的故事中,看到了爱与希望,看到了在吕梁扶贫支教的过程中令人难以忘怀又倍感亲切的点点滴滴。

我(右一)与子德(左二)走访学生家

一次吕梁之行活动结束后,和子德秘书长(时任)以及CCF山西的同仁,在九曲黄河第一古镇碛口谈天说地。看着落日余晖中泛着金色浪花的黄河,浩浩荡荡。我想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就如同这小小的浪花,终将汇集成壮美的壶口瀑布,一直流入蔚蓝的海洋。

刘爱民

CCF会士,CCF卓越服务奖获得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CCF副理事长、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主任、公共政策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是最早一批到吕梁开展扶贫工作的学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