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理事说 | 吉林农大于合龙:以数字科技作为第一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
于合龙 CCF杰出会员、理事、数字农业分会秘书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CCF是一个公益的平台,是一个奉献的平台,是一个互助的平台。从加入CCF YOCSEF到担任CCF长春分部重要职务、从CCF普通会员到CCF杰出会员、从担任CCF数字农业分会秘书长到成为CCF理事,我在CCF这个平台上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成长,在此过程中我也爱上了CCF。在此,我要感谢CCF提供的平台和机会,感谢CCF广大会员的支持和信任。
2023年12月22日至25日,CCF数字农业分会在苏州业务总部承办了2023 CCF年数字农业分会年会暨第一届CCF 数字农业大会,这是我本人第一次在异地组织召开全国性会议,一直担心做不好。让我感动的是,CCF 副理事长胡事民院士、CCF会士赵春江院士亲临大会并作大会报告,给予了我极大信心和鼓舞。大会结束后不久,2024年1月9日,CCF 秘书长唐卫清、副秘书长束庆山等一行走进吉林农业大学,卫清秘书长做了题为“从目标出发”的报告,并对数字农业分会和农大学生分会的工作进行了指导,给予了我极大支持和信任。
作为新一届CCF理事,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农业专业优势和所在东北地区的区域特色,把数字科技作为第一新质生产力,做好数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和数字科技助力东北全面振兴这两件事。
一、推动计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以数字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工厂化农业,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技术是智慧农业的核心,促进计算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应有之义。然而,由于“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农情以及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例如:智慧农业还不是独立的一级学科,存在学科建设散、乱、杂以及人才培养“两张皮”现象;懂农业的人不太懂得如何利用最新的计算技术解决农业问题,懂计算机的人不太了解农业的数字化需求场景;很多智慧农业技术和产品还不实用、不易用、不抗用,给人一种看似高大上实则无法落地的印象。
为此,我将依托数字农业分会开展以下工作。第一,以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为指导,充分开展调研,撰写数字农业发展报告,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言献策,推动智慧农业学科成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学科。第二,持续举办智慧农业产科教论坛和农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征集等活动,吸引更多企业和行业人员参加会议,推进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第三,持续举办新农科人才培养论坛,从“计算+”和“农业+”两个维度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动计算和农业双向奔赴、相向而行。第四,持续举办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论坛以及农业大数据比赛等活动,培养更多青年人才从事智慧农业。
二、推动东北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科技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东北地区承担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使命。然而,东北全面振兴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难、新动能不足、人才流失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数字科技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此,我将依托CCF长春分部、CCF东北论坛等重要平台,开展以下工作。第一,聚焦大农业、大装备和大能源等产业,定期组织或协助组织召开东北数字化转型论坛,围绕农业经营主体、装备制造企业、新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展开研讨,为推动东北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咨询建议。第二,定期组织CCF走进东北高校、东北企业等活动,邀请更多知名领域专家对高校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第三,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讲解和传播CCF文化,吸引更多人了解CCF、加入CCF、认同CCF,为东北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人才和科技支撑。
我知道做好以上两件事是很难的,确实“道阻且长”。但我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它,相信“行则将至”。
于合龙,CCF杰出会员、理事、数字农业分会秘书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民盟吉林省委委员,清华大学博士后。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主讲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带头人,获全国教学创新比赛国家二等奖。主要从事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