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理事说 | 南大教授王林章:推动CCF在引领学科交叉、行业融合中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王林章,CCF会士、理事,南京大学教授
当今中国,每位计算机学人,都以加入并服务CCF为荣,很多前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CCF的繁荣与发展、扩大CCF的影响。在CCF第十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我首次参选并当选CCF理事,倍感荣幸,感谢CCF提供的平台、感谢会员代表的信任和支持。
CCF作为全国性一级学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计算机相关一级学科紧密关联,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都是按学科专业建设院系、招生培养,过去一段时间,CCF会员以及CCF的各项活动的参与者,从源头上看,主要是受过计算机学科高等教育、直接服务于计算机学科发展的专业人员。
李国杰院士在“智能化科研(AI4R)—第五科研范式”中提到“计算科学与不同学科的融合,正在驱动一场科学的数字革命。”“学科交叉融合是第五科研范式——智能化科研(AI4R)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事实上,随着计算机学科的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软件+、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相关行业领域融合已经产生明显的效应,在构建支撑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CCF已经成立了数字农业、智能汽车等7个“计算+行业”分会,以及计算经济学、集成电路设计等具有典型学科交叉特征的专委会,在吸引相关学科、行业的专家加入CCF方面探索了途径、积累了经验。
会员人数是学术共同体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CCF经过60余年的发展,拥有11万会员,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相比于一些老牌的学会,如中华医学会已有近70万名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18万名会员,CCF的会员数与目前我国接受过计算机相关学科高等教育、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数相差甚远,仍有发展空间。
进一步增加CCF会员、扩大CCF影响,是CCF新一届理事会的共同目标。未来一段时间,希望在支持学科交叉、行业融合方面做两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依托CNCC、中国软件大会,策划学科交叉和行业融合学术活动。在系统软件专委会任职期间,发展CCF会员、专委执行委员的主要抓手,就是通过依托NASAC/中国软件大会,为专委委员提供学术交流、项目合作、荣誉奖项等机会,策划多种学术、教育、工业论坛,组织CCF华为胡杨林基金项目、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托举计划、系统软件博士论文激励计划等评选等活动,在扩大会员和委员规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新增人员仍然是计算机学科本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人员。我希望在CNCC、中国软件大会上,策划相关学术活动,邀请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CCF并参与到CCF相关活动中,进一步扩大CCF的阵地、提升CCF的影响。
二是探索支持学科交叉的学术评价机制。我国现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与计算机学科进行交叉的一级学科数量位列所有学科之首,但学术评价中仍然关注导师、研究生、论文或科研成果的学科内涵、学科归属和学科贡献,针对学科交叉的学术评价尚不健全,也给学科交叉带来挑战。例如,CCF学术工委制定的“CCF学术会议和刊物”分类清单,在国内外被广泛认同并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交叉研究的成果如果发表在CCF学术会议和刊物上,毫无疑问,是对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做贡献,但如果发表在参与交叉的其他学科认定的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认定其对计算机学科的贡献就比较困难。CCF作为学术共同体,应当在评价体系、价值观方面支持学科交叉。我希望跟相关专家协作,从学科评价、科研评价、成果评价、论文评价等方面,探索学科交叉的评价体系,鼓励计算机学科领域的专家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协同开展交叉研究和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共同做出对计算机学科重要贡献,推动学科交叉、互相促进、共同繁荣。
王林章
CCF会士、理事,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从事系统软件、软件工程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