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60周年系列座谈会女工委专场:如何助力各层次计算机女性从业者的发展?
6月19日,CCF 60周年系列座谈会女工委专场在中科院计算所顺利召开。二十余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优秀科技女性和男性同盟及高校学生代表汇聚一堂,就如何助力各层次计算机女性从业者的发展进行了热烈探讨。与会嘉宾积极为工委的工作定位、工作方法等建言献策,为CCF特别是女工委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和方向。
嘉宾线上线下参与研讨
在座谈会伊始,CCF副秘书长王新霞介绍了CCF概况与CCF创建60周年系列活动。她通过介绍CCF的组织架构、个人会员的发展情况、服务能力、未来工作思路等,展示了CCF在中国计算机领域内不断扩展的影响力。她也抛出了希望和与会嘉宾们探讨的话题,包括“对女性,当下CCF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怎样帮助优秀女博士的专业成长”、“CCF如何宣传优秀女性,及频率、视角与定位”。
随后,CCF常务理事、CCF女工委主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回顾了女工委的发展历程。自2014年成立以来,CCF女工委创建了CNCC IT女性精英论坛、“计算之美”学术大会、YOCSEF Lady“一方”沙龙、“计算之美”Ada Workshop四个品牌活动,通过走进高校、与其他组织和企业合办活动等多样形式,为广大科技女性搭建了交流和展示平台,不断践行着“以推动女性工作者在计算机领域内的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提升计算机行业的多元与包容性”的使命。马歆特别强调了CCF女工委平台独特的凝聚性、专业性、传承性。
马歆(左)、王新霞(右)
作为CCF女工委首任主任,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回忆了女工委成立的背景,她对于这几年的发展和成绩感到非常振奋。陈左宁表示,女工委的活动做得非常有特色,已经很好地实现了女工委成立时的几大目标;CCF虽然只是代表计算机领域,但CCF女工委已经在逐渐代表科技界发挥一定作用并期待未来实现更为广泛的影响力。陈左宁院士提到了科协的欧莱雅女科学家奖,目前很少颁发给计算机学科的女科学家,建议CCF女工委充分调研原因,并积极推动计算机女性专家申报。
CCF会士、清华大学教授杨士强也是2014年女工委最初成立的重要发起和支持者,他认为目前还需努力推动如下两件事:一是提升计算机专业女生比例,二是以更多样的形式助力女教师的发展。另一位女工委创立时期的支持者之一,CCF会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徐志伟也表示,让更多女性加入计算机领域,是中国计算机事业未来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期望在CCF提升女性会员比例,期待五年内能有跃升。
CCF女工委主任助理、鹏城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张彤分享了对全球女计算机科技工作者的一些数据。数据显示,我们科技人才存在明显的性别失衡,特别是在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圈层,其中“兴趣差异”和“社会偏见”是领域内性别失衡的主要原因。张彤也分享了我国国家政策中对科技女性发展的扶持,以及其他国家在推动多元发展中的卓有成效的手段和努力。
陈左宁(左上)、杨士强(右上)、徐志伟(左下)、张彤(右下)
接着会议进入嘉宾分享环节,与会嘉宾们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1.如何在CCF平台上助力各层次计算机女性从业者的发展;2. 如何通过赋能女工委委员,进一步提升女工委的组织活力及多元化发展;3. 如何推动女性委员、女性会员在学会制度层面、服务产品、业务模式及学会治理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CCF会士、常务理事、青海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史元春首先明确了CCF女工委的定位:女工委的重要价值在于进行正向的引导;大家参与到女工委的活动中,也是一个自我思考与提升的过程。女工委要打造连续、持久的活动,全面服务于从学生到职场的科技女性,同时要更多地发掘新的分享者,不断为受众提供新的启发。
CCF会士、北京大学教授谢涛作为现场的3位男士代表之一分享了他的思考与建议。第一,在奖励方面,CCF可与ACM-W合作设立专门奖项;第二,女工委的工作思路可以更贴合CCF的国际化目标,比如邀请更多国际上的优秀女性来分享;第三,针对各个维度的女性群体不同需求,策划深入、细化的活动;第四,通过某种方式比如设立女工委荣誉委员职位,争取更多资深优秀女性前辈的支持,在更高层次组织或活动中提升被提名女性的比例,给予女性更多机会。
史元春(左)、谢涛(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董晶从“多元文化建设”和“吸纳委员”两个角度提出发展建议。首先,要着力提升女工委委员数量,通过大家的“搭台子”、“换台子”,激发女工委委员的活力,引导女性从“弱势”到“引领”的角色转换。同时,要通过各类奖项帮助女性获得群体之外的更多认可,评价标准也应该多元化,更多鼓励女性参与。此外,也可借力更多资深前辈精英的力量,给予女性积极指导,还可以面向不同处于不同人生阶段性的女性提供专属专业与职业培训,对外合作把蛋糕做大。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呼应王新霞关于CCF组织架构的介绍,她提出,计算机成为一个广泛的数字化工具,那么“计算”与“行业分会”的结合就可以催生许多可能性,譬如将计算用于智慧医疗、教育等,而女性在这些领域也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CCF理事、会员与分部工委主任吴国斌介绍,CCF专业会员中女性占比26%,在CCF城市会员活动中心、YOCSEF城市分论坛和学生分会有一定数量的女主席,她们刚柔并济,展示了非常好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他结合会员与分部工作提出几点建议:首先,CCF女工委可与分部有更多联动,发动与发掘地方分部的优秀女性,分部的优秀志愿者也可被更多推荐进入女工委;其次,可针对学生会员举办女性专题讲座;最后,发展会员的核心是“人和故事”,女性会员的典范容易打动人,CCF应在会员发展的宣传上更多呈现优秀女性会员的形象和故事。
CCF计算艺术分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系教授李子晋主要从计算艺术分会的视角提出见解。计算机的思想与艺术、法学等进行融合,需要分享和交流来提升彼此的认知,在其中女性的力量怎么体现需要更多思考,通过联合项目、进行艺术化传播也是是一条可行路径。同时,她强调了榜样的力量以及科普的重要性。
董晶(左上)、王鹏(右上)、吴国斌(左下)、李子晋(右下)
而后,多位企业界代表进行了分享。算能CEO赵红爱表示参与本次座谈会很好地帮助她打开了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职场发展的视野,从业多年,她观察到她所在芯片行业领域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比例很低。本次座谈会引发了她关于“企业如何与CCF合作助力女性的发展,如何赋能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思考,比如赋能女性在职场中建立自信、承担挑战性任务、晋升及自我价值实现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方向。
MagicData 创始人兼CEO张晴晴首先分享了自己参加某私董会活动的经历:30位科技公司创始人中只有两位女性。她提出三点思考和建议:第一,女性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很重要;第二,人工智能行业中有多领域的交叉,行业生态的构建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女性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第三,科普非常重要,分享了自己亲自做视频号向公众进行AI科普的体验。
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学术合作经理孙丽君分享了自己多年前发起微软Ada Workshop的初衷,她认为“女性不适合计算机”这个观点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偏见,所以要给女性更多展示的平台,从而改变社会对此的认知。目前高校女学生比例较低,高校应着力改变现状。她同样强调了科普的重要性,带领女生对计算机领域有所认知,可以很好地吸引她们进入该领域。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陈泽华则从两个角度强调了“服务”的重要性。第一,女工委应服务CCF内部,通过我们的专业为会员、委员来服务;第二,女工委要把专业和特长用到社会的服务中,譬如科普、教育信息化等。通过树立榜样的力量,提升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女学生加入计算机领域。
赵红爱(左上)、张晴晴(右上)、孙丽君(左下)、陈泽华(右下)
中国青年报记者部主任李新玲表示,她已看到了积极变化与未来可期:新一代80、90后的女性技术人员更自信、更善于表达。当下进入到技术驱动的社会,智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女性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发挥。她提出,今年的CNCC就可以开始有所改变,上午的大会报告、圆桌论坛应有更多女性的声音和身影。我们也应向下拓展,从小帮助女学生了解行业,从而带领她们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陈娟以“文化建设”为关键词进行探讨,认为形成特色文化或许是解决问题、促进改变的基点。女性视角、多元化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计算机文化,可以将“女性为计算机领域所做贡献”作为女工委的独特视角开展文化建设;同时增强激励机制,帮助女学生和女老师树立自信、增强信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刘偲分享了其作为导师的实践,她每年都会招收女学生,并鼓励学生看《向前一步》等好书汲取力量。她提出,可以通过公众号平台设置栏目,为公众推荐类似的好书。她也通过个人体验强调了活动的价值。她曾带自己的学生参与Ada Workshop,学生受到了非常大的激励,并选择攻读博士,她作为讲者也在活动中受到激励。
最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钟宛君从学生视角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女生从小会听到(带有偏见的)很多信息,譬如(女生)不适合计算机之类,因此通过榜样的力量为女生展示多样的可能性就显得愈加重要。同时,同龄人、同行者也非常重要,她提出,CCF可在高校、地方的城市会员活动中心中为女学生建立专门组织,加强联系。
李新玲(左上)、陈娟(右上)、刘偲(左下)、钟宛君(右下)
与会嘉宾们的探讨为彼此带来许多启发。王新霞总结,女性的定位应该要清晰起来,要综合体现其技术的能力与女性的独有美丽。马歆表示,这场座谈会很好地展示出了女工委的多元化,她会与委员们一起努力,让女性的力量更好绽放。
在会议最后,陈左宁院士说,女性不要把自己看作另类,计算领域从业女性最本质的定位首先是计算机从业者。溯源领域内的性别失衡,我们要看到学计算机的女性本身比例就较低,因此我们要努力把基数做大。她强调,女性在职业上应该要有自信,计算机行业的男女性别是没有能力上的区别的,她相信可以有更多女性在行业里发挥作用。
正如三个多小时全程在线的杨士强所总结的:会开到不愿意散,会开到话说不完,这样的会,是有价值的会。三个半小时的研讨,融汇了与会嘉宾的洞察。女工委同仁将在CCF的学术共同体平台上团结更多学界、业界的伙伴,为提升计算机领域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不断努力。
附:参会嘉宾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人员/职位/单位 | |
1 | 陈 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
2 | 陈泽华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
3 | 陈左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
4 | 董 晶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
5 | 李新玲 中国青年报记者部主任 |
6 | 李子晋 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系教授 |
7 | 刘 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学院教授 |
8 | 马 歆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 |
9 | 史元春 青海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 |
10 | 孙丽君 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学术合作经理 |
11 | 王 鹏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
12 | 王婧雯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经理 |
13 | 王新霞 CCF副秘书长 |
14 | 吴国斌 CCF理事、会员与分部工委主任 |
15 | 谢 涛 北京大学教授 |
16 | 徐志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
17 | 杨士强 清华大学教授 |
18 | 张 彤 鹏城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
19 | 张晴晴 MagicData 创始人兼CEO |
20 | 赵红爱 算能公司CEO |
21 | 钟宛君 中山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