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CF-蚂蚁科研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在科教兴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号召下,产学研合作正在加速。
“CCF-蚂蚁科研基金”于2020年启动,致力于面向全球高校青年学者搭建产学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并以蚂蚁实际业务为土壤支持技术创新研究。2020年共计支持22个科研项目,累计投入530万元。
2021年,蚂蚁集团与CCF进一步深化合作,扩大基金规模。基金围绕人工智能、隐私与安全、基础系统、区块链、物联网、数据库等研究方向,共计发布了51项前沿技术研究课题,吸引了70所高校172份申报材料。最终,通过多维度的科研评审,来自21所高校的31个项目脱颖而出,每个项目将获得25-40万元资金支持。以下是本年度获奖老师名单:
领域 | 高校 | 教授 | proposal |
安全 | 清华大学 | 邱寒 | 基于模型指纹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模型认证 |
清华大学 | 姚苏 | 基于轻量级隐私保护方案的协作学习关键技术研究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周文柏 | 人工智能博弈环境下的人脸深度伪造鉴别技术研究 | |
浙江大学 | 陈艳姣 | 深度学习模型隐私安全技术研究 | |
浙江大学 | 杨洋 | 通用时序图模型预训练方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 |
浙江大学 | 秦湛 | 基于联邦学习模型的隐私保护的多来源知识图谱嵌入方案研究 | |
浙江大学 | 王志波 | 高鲁棒深度伪造图像指纹检测技术研究 | |
扬州大学 | 孙小兵 | JAVA 开放式动态反序列化 Gadget Chains 自动化挖掘 | |
北京邮电大学 | 谷勇浩 | 基于通信行为建模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技术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庄福振 | 针对用户行为建模的深度模型可解释算法研究 | |
人工智能 | 中国科学院 | 刘强 | 金融风控中基于多任务反事实学习的拒绝推断 |
清华大学 | 俞乐 | 深度学习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底层结合以及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 | |
中山大学 | 陈亮 | 可信图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 |
安徽工业大学 | 黄俊 |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多源数据融合智能运维算法研究 | |
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 刘振广 董建锋 | 面向版权保护的视频多模态侵权检测算法研究 | |
华中科技大学 | 魏巍 | 基于专家经验的可控对话系统 | |
合肥工业大学 | 吴乐 |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可解释社会化推荐 | |
华中科技大学 | 伍冬睿 | 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计算系统安全性研究 | |
基础系统&数据库 | 北京大学 | 邹磊 | 基于GPU 的存储引擎加速研究 |
中国科学院 | 蔡彦 | 代码自动分布式化方法研究 | |
复旦大学 | 徐辉 | 面向机密计算软件的数据泄露风险检测系统 | |
中国人民大学 | 陈晋川 | 基于RDMA的高效分布式事务处理机制的研究 | |
广州大学 | 杨世宇 | 面向智能键值存储的学习型索引关键技术研究 | |
南京大学 | 郑嘉琦 | 适配应用偏好与网络环境的统一传输框架 | |
软件工程 | 北京大学 | 张昕 |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静态分析抽象精化 |
中国科学院 | 陆杰 | 基于故障点的故障注入技术研究 | |
清华大学 | 姜宇 | 基于覆盖率导向的数据平台模糊测试 | |
华东师范大学 | 苏亭 张枨宇 | 基于测试预言自动化构建的静态分析工具模糊测试技术研究 | |
区块链 | 北京大学 | 肖臻 | 大规模广域网联盟链的网络治理和自适应研究 |
香港浸会大学 | 徐建良 | 区块链结构化数据可验证查询系统 | |
南开大学 | 卢冶 | 面向数字资产安全的智能合约编程语言体系结构研究 |
蚂蚁集团在产学研合作上一直保持着高频投入。蚂蚁集团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国内外十余所高校都分别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隐私安全、数据库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同时通过科研基金、访问学者、专项研究等形式,积极探索与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
通过与各大高校的科研合作:
2016年,蚂蚁与同济大学合作的风控安全研究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蚂蚁与上海交通大学共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年,蚂蚁与浙江大学合作的金融智能自动机器学习系统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卓越奖。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共同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蚂蚁集团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图计算系统GeaGraph“获得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蚂蚁集团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合作的投入,与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打造产学研创新生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