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活动

CCF苏州举办“会员日”活动

阅读量:0 2024-06-11 收藏本文

2024年6月1日,CCF苏州在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学术活动交流中心举办以“算网融合,数智互联”为主题的“会员日”活动。本次会员日由上午院长闭门论坛和下午的智力运动会两部分组成。

上午闭门论坛邀请CCF助理秘书长,CCF业务总部副总经理窦路婷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管委会主任,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吉伟、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纯平、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进、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邢晓双、苏州科技职业学院(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正、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施冬梅、百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魏磊、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工学院副院长任勇、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农业学院副院长孙翠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主任邓文雯、苏州工业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喜、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徐峰磊博士、苏州工业园区和信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赵辉 、技术总监袁颖;苏州蓝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云、苏州析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连敏CCF苏州监委会主席王涛、CCF苏州秘书长袁华等参加,论坛由CCF苏州主席龚声蓉主持。

 

龚声蓉首先介绍了CCF苏州会员的基本情况,阐述了CCF苏州服务高校、服务企业、服务政府的宗旨及定位;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管委会主任,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吉伟致欢迎辞。

 

 

针对“人工智能”给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都需要人才的支撑。面对新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向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等学府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可谓责无旁贷,针对这些话题,嘉宾分别从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拔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算力需求等方面分享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纯平分享“OBE理念下的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她认为:工业软件是“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在智能化时代,工业软件人才培养重点需要面向产业行业领域,重塑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数字化素养,形成开放、合作、共享的教育模式,针对复杂工业软件工程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进从“多元化”育人体系精准培养人才、“立体化”科研体系高质量培养人才、“智慧化”课程体系创新培养人才和“协同化”融合体系一体培养人才四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两年多来在“新工科”交叉融合拔尖创新人才的方面的初步探索和实践。王进表示,将依托CCF苏州分部在高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平台,加强和各会员单位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工学院副院长任勇结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分享了学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和经验,探讨了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认识,以及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知识图谱和元宇宙,更好地赋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思路和路径。

 

 

 

 

接下来,苏州工业园区和信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赵辉介绍了公司的发展背景,行业内优势,发展合作项目以及今后的规划设计。技术总监袁颖介绍在国产化趋势和科技革命背景下,国产算力已成为国家数据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运维重心不仅仅是ICT运维,信创运维,算力运维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公司会以卓越的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通用数据中心、智能算力中心、信息技术创新和网络信息安全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苏州工业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喜梳理了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困境:学习时长与岗们要求不匹配、生源质量与专业要求不匹配、就业岗位与学生预期不匹配、教师能力与岗位能力不匹配;同时提出优质资源的获取是未来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良性发展的要素。

接下来的圆桌论坛围绕“在当下经济环境中人工智能本科/专科人才培养与就业困境”主题,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出“师资要求高、学生训练多、资源需求大、就业门槛高、技术更新快”等共性问题,并就“高校应培养有应用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达成了普遍共识,结合具体应用领域培养交叉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似乎是破局的关键。此外,龚声蓉主席等指出通用大模型的提出,也给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要求和无限的可能,如何抓住时代的变局,做好人才培养与大模型的结合,是在未来十年高等教育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之一。

 

 

 

 

 

 

 

 

下午来自苏州各高校、企业、研究所的50多位会员首先参观了未来校区的创新中心,随后的智力运动会;此次运动会采用北京灵缇互娱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赛事编排系统,对选手比赛成绩进行实时登记和计算,经过三轮激烈的角逐苏州职业大学代表队、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代表队、CCF苏州代表队分获前三名。

 

 

 

 

 

 

此次活动加强了会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也给大家都带来了多方面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