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我与CCF > 全部文章

张玉宏:一场有思想浓度的教学分享会—记2016CCF导教班心得体会

阅读量:1340 2017-06-26 收藏本文

张玉宏在中科院大学(徐振强摄影)2

2016年8月20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的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在风景宜人的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聆听了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课程。

 

这次导教班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场很有思想浓度的教学分享会。之所以说它有“思想浓度”,是因为在这为期一周的教学分享会上,博学的陈教授很密集地给我们传授了很多“形而上”的教学之道,让我们受益匪浅。例如,陈教授讲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告知学生,tradeoff(取舍之道)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格局,有取必有舍。无论是算法设计,还是系统结构设计,计算机系统不可能在方方面面的性能都能得以提升。某种性能的提升,必定带来另一种性能的牺牲,主要看这个牺牲对维持当前的格局是否值得。这个见解就非常符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哲学判断。

 

另外,陈教授还给我们分享了几年前他在计算机文化节上做的一场报告。报告中,陈教授用许多世界级历史名画,联想到计算机科学背后的文化价值,既让学生大开眼界,也让我们脑洞大开。例如,在宋朝张泽瑞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中,非常传神地绘制了贩夫走卒、达官贵人等形形色色人物数百人,如果把这幅画中人物全部抹掉,那么《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普通的风景画,其价值就大打折扣。据此,陈教授告诉我们,计算机科学同样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事业,在高等教育中,如果把 “以人为中心”再具体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其实就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一个核心理念。

 

在知乎网站上,有个问题是“为什么心灵鸡汤没有用?”,其中最高票的答案很简单:没给勺子。言外之意,心灵鸡汤通常没有可操作性。

 

如果这场教学分享会仅是给我们布布道,很可能也是传说中的“没给勺子的心灵鸡汤”。但在这次导教班中,陈教授不仅给我们传授教育之道,还给我们传授了很多教学的细节,比如陈教授耐心给我们示范了诸如概率分析与随机算法、算法复杂度分析、图论中的算法、密码算法等教学内容该如何教,这让我们行之有法,有规可循。

 

一周的导教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期间,陈教授从“道”到“器”,自上而下,在教学导教上,让我们在宏观上不迷失方向,在微观上亦不失深度,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教育大家的风采!

 

这次的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包括陈教授在内的几位教育大家的教学分享,其实就是一枚枚教改的火种,而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就如同被点燃的二级火种,大家凭借着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忱而来,然后把所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回去,因“高校”而制宜,量“学生”而裁衣,定会让星星之火燎原于全国各地高校。这就是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CCF社会责任担当的一次生动体现。

 

作者:

张玉宏证件照2-

张玉宏,2012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同年,就职于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YOCSEF郑州AC委员。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著有《品味大数据》一书(2016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从事《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等课程的教学。


CCF计算机课程导改革教班
为助力提高中国计算机高等教育质量,引导教师致力于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于2013年发起了“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系列活动,面向全国高校计算机院系,邀请在课程改革方面有心得、有经验的资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组织切磋交流。截止到2016年8月底,已成功举办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