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讲者



图片

张家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主题:《大语言模型与多语言翻译》


主题简介:大语言模型表现出很强的机器翻译能力,但是很多公开的大语言模型支持的语言很少,例如LLaMA仅支持20种语言,极大限制了大语言模型在多语言翻译上的潜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定的尝试,旨在拓展大语言模型支持的语言种类,并且将探讨大语言模型时代机器翻译评价的问题。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中国科协首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和北京智源青年科学家。发表CCF-A/B类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青年创新奖一等奖和202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和机器翻译专委会副主任。担任ACL/EMNLP/COLING的(资深)领域主席,担任IEEE/ACM T-ASLP、ACM TALLIP和《自动化学报》等期刊的编委。




图片

韩林涛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笔译系主任


主题:《基于大模型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开发实践》


主题简介: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是融合了术语、翻译记忆、机器翻译等技术的人工翻译领域专用工具,用于提升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适用于对翻译质量要求更高的人工翻译流程。大模型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研发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次分享将围绕如何基于大模型API与人工翻译流程相结合开发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一步提升翻译效率、翻译质量和翻译体验。


个人简介: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导师,笔译系主任,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秘书长,担任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翻译(本地化方向)专业负责人。在校主讲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术语学、翻译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与本地化实践、翻译项目管理等课程,长期致力于探索“翻译”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之道。著有《译者编程入门指南》,由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近期自主研发了融合ChatGPT的辅助翻译工具ParaTrans,并基于该工具向翻译专业师生和翻译行业从业者普及ChatGPT原理和应用。




图片

孙珂

百度智能云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


主题:《生成式大模型时代的应用探索》


主题简介: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取得突破,其强大能力也带来AI应用的变革。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其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打开了AI应用的广阔想象空间。百度作为一家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从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核心算法、平台、生态,有着最全面的AI技术布局,并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实践尝试。本次报告将从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布局、最新研究进展、应用落地、技术尝试等角度,为大家全方位介绍生成式大模型时代的应用探索。


个人简介:孙珂,博士,2011年毕业于哈工大,同年加入百度NLP,现任百度杰出研发架构师。在NLP工作期间,先后负责词法分析、对话技术(UNIT)、NLP产业落地等多项NLP技术与应用落地,相关技术与平台通过持续创新长期保持了业内领先的效果,并为百度多项重要业务提供日均超千亿次的服务。2020年,应业务发展需要,轮岗加入百度智能云,历任智慧城市事业部总架构师、应用产品中心总架构师,主导了智慧城市产品与技术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应用产品中心关键产品与技术体系的升级。同时,兼任百度智能云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负责ACG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和梯队建设工作。主要研究智慧城市、NLP、知识图谱、大数据、视觉等AI应用方向,在国际顶会与高影响力期刊EMNLP、CIKM、IJCNLP、ESWA等发表论文10余篇,已授权国内外专利40余个。




SIG主席&会议主席



图片

何中军

CCF TF算法与AI SIG主席,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主席


个人简介:长期从事机器翻译研究与开发,研发了全球首个互联网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及语义单元驱动的机器同传系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