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开源聚力·湾区共创论坛暨 2024 大湾区计算机大会在深圳圆满落幕

阅读量:1 2024-11-21 收藏本文

11月9日,“开源聚力·湾区共创论坛暨 2024 大湾区计算机大会 BBCC”在深圳盛大开幕。开源聚力·湾区共创论坛是由CCF深圳、CCF广州、CCF东莞、CCF珠海和CCF香港以及深圳市计算机学会、CCF CTOClub(深圳)、CCF大湾区办事处,以及香港、澳门、佛山、中山、珠海、肇庆、湛江、茂名、汕头等地市计算机学会等联合发起组织的活动,大会以“开源聚力”为主题,通过引入开源开放的理念,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汇聚国内外学术界、顶尖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及开源社区的精英力量,共同探讨湾区各个学会之间的链接和合作发展。

在大会开场前,主持人王轩教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到场的特别嘉宾。

深圳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王轩教授

大会伊始,中国科学院王怀民院士发表开幕致辞,阐述对大会的期望以及如何把开源的理念引入各个学会之间的合作生态建设。

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怀民

随后,在主题报告环节,学术与业界精英们纷纷登场,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盛宴。

首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研究员带来“从 RISC-V 看开源模式”的报告。RISC-V 引发处理器芯片领域变革浪潮,推动开源芯片发展。报告聚焦探讨其诞生驱动力、发展态势与未来趋势,并阐述开源开放属性给处理器芯片产业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开启一场知识与行业洞察兼具的深度分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包云岗

中山大学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深圳/广州中心主任、CCF 会士卢宇彤带来“超智融合科学工程计算技术”主题报告。报告聚焦超级计算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科学工程计算多模式融合的趋势,阐述算力、数力、智力融合的相关技术,剖析 HPC+AI for Science 的挑战、算法与应用特点,探讨超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对体系结构、软件设计的影响,以及融合应用与系统协同的均衡设计和服务化平台软件技术,并呈现 HPC+AI 应用实例分析,为超算融合发展提供深度洞察与实践参考。

中山大学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深圳/广州中心主任、CCF会士 卢宇彤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CCF CTOClub(深圳)委员贾西贝分享“数据开放、软件开源到大模型的开源开放”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大模型开源有别于传统软件开源,除软件代码开源需求外,还涉及数据开放和论文公开需求。随着数据基础制度确立及规制监管加强,为数据共享等打开局面,推动了过去十年数据开放和算法公开的进化。报告深入探讨大模型开源开放的几个方面,包括论文与算法公开获取、软件代码与算法开源、语料与训练数据信息披露和开放以及模型参数开放获取等内容。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CCF CTOClub(深圳)委员 贾西贝

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学务副校长(数码学习)、香港城市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教授、IEEE香港分会主席张泽松 ,分享“ 以RISC-V推动创新:香港开源生态与国际人才的最新发展与展望”主题报告。报告指出 RISC-V 作为开放指令集架构,在全球计算创新及香港开源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促进产学研协作。香港在微电子技术方面进展显著,香港城市大学 CALAS 实验室围绕 RISC-V 开展多项研究。香港重视微电子和开源技术人才培养,展望未来,RISC-V 生态系统将持续扩展,香港将依托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与国际合作,为创新型经济注入新动能。

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学务副校长(数码学习)、香港城市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教授、IEEE香港分会主席 张泽松

主题报告环节结束后,进入“开‘源’聚力:CCF 和他的湾区朋友们”的研讨环节。由 CCF 深圳主席毛睿教授主持,CCF湾区五个会员活动中心以及各地市计算机学会共同参与研讨,与会者围绕各个学会之间的横向拉通与合作展开研讨。

最后,CCF 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回顾大会精彩瞬间,并对未来合作发展提出展望。

CCF 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金海

至此,本次“开源聚力·湾区共创论坛暨 2024 大湾区计算机大会 BBCC”圆满落幕,并在开源大会上获评为“优秀分论坛”。此次大会不仅为参会者带来丰富知识盛宴,更为湾区科技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有力推动大湾区计算机领域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发展。

集体照

优秀分论坛奖